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0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属于河流治理领域,其包括河道和位于河道两侧的河滩,所述河道内设置有拦截滤板,拦截滤板的两侧与河道两侧内壁固定,河道底壁放置有滤斗,滤斗与拦截滤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竖向滑移组件,滤斗的两侧与河道两侧内壁抵接,滤斗与河滩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随时清理河道内堆积的泥沙和污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流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大多依河而建,长江、黄河穿过了中国内陆地区大部分省份,其中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目前,在多泥沙河流的治理上主要在城区河流上游段采用拦沙坝,或采用小的堰坝形成湿地,降低河流到城区段的含沙量。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16178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包括河道,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沉淀区、人工湿地区和缓存区,沉淀区内固定安装固沙除杂装置,人工湿地区位于河道中间,人工湿地区由地基层、填充层和种植层组成,种植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缓存区位于人工湿地区的下游,缓存区内设有第一缓存池和第二缓存池,第一缓存池内种植沉水植物,第二缓存池内种植有漂浮植物,能够净化水质以及避免水土大量流失。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净化水质时,大量的泥沙和污物会堆积在河道底部,长此以往会造成河道的堵塞,虽然部分泥沙和污物被过滤出来,但会使河水产生异味,造成河水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达到能够随时清理河道内堆积的泥沙和污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包括河道和位于河道两侧的河滩,所述河道内设置有拦截滤板,拦截滤板的两侧与河道两侧内壁固定,河道底壁放置有滤斗,滤斗与拦截滤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竖向滑移组件,滤斗的两侧与河道两侧内壁抵接,滤斗与河滩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截滤板将河流中的泥沙和污物进行拦截,随后沉入滤斗内,驱动机构能够将滤斗从河道的底部拉出,将滤斗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防止了河水的污染和异味,竖向滑移组件使得滤斗在被驱动机构拉出时,有效防止了滤斗的偏移以及垃圾从滤斗内飘出,达到了能够随时清理河道内堆积的泥沙和污物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河滩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若干齿轮,滤斗上表面固设有若干齿条,齿条长度方向的中线垂直于滤斗上表面,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以及转动杆上的齿轮转动,转动杆上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得齿轮转动的同时,将齿条带动出河水上表面,齿条与滤斗上表面固定,使得滤斗被带出河道进行清理,无需人工将滤斗拉出河道,使得滤斗的拉出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与滤斗为铰接,滤斗上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齿条靠近拦截滤板的侧面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与滤斗为铰接使得滤斗在拉出河水表面后,将齿条转动放倒,减小空间面积的同时更方便滤斗从河道中移出,限位螺栓的设置能够抵紧齿条一侧,保证了齿条与齿轮的啮合效果,防止了在滤斗位移过程中时齿条产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滑移组件包括滑块和滑槽,滑块与滤斗固定连接,滑槽开设在拦截滤板靠近滤斗的侧面,滑块靠近拦截滤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得驱动机构在带动滤斗位移时,滤斗一端与拦截滤板保持抵接状态,有效防止了滤斗在移动过程中偏移将垃圾从滤斗内飘出,滚珠的设置减小了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滤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道内分别固设有碎石过滤层和滤网,按水流方向的顺序依次为拦截滤板、碎石过滤层和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过滤层与滤网进一步将河水进行过滤,加强了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进一步防止了河水中的泥沙和污物流入下游造成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顶端设置有气囊体,气囊体与滤网之间固设有连接绳,气囊体外表面固设有若干尖刺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体与连接绳的设置使得气囊体受到水的浮力,保持飘在河水的表面,尖刺锥的设置能够将漂浮在河水表面的垃圾插住或挂住,防止河水表面的垃圾流入下游造成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滩上表面铺设有若干填充石,填充石将河滩铺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石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河滩上的沙土在人为或自然因素下流入到河道中,进而有效减少了河水中泥沙的堆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滩上设置有夹紧网,夹紧网一端与河道内壁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河滩上表面,夹紧网将填充石相对于河滩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网的设置能够给填充石施加向下的压力,以及填充石之间相互抵紧的压力,保证了填充石不会从河滩上滚落到河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滩与夹紧网设置有若干插钉,插钉将夹紧网的侧边钉紧在河滩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钉的设置使得夹紧网与河滩固定,保证了夹紧网不会从河滩上脱离,以及夹紧网夹紧填充石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竖向滑移组件和驱动机构的设置,能随时将滤斗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防止了河水的污染和异味,且有效防止了滤斗的偏移以及垃圾从滤斗内飘出,达到了能够随时清理河道内堆积的泥沙和污物的效果;2.碎石过滤层与滤网进一步将河水进行过滤,加强了河水的净化效果;3.填充石与夹紧网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河滩上的沙土流入河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河道;11、拦截滤板;12、滤斗;121、齿条;122、限位螺栓;13、竖向滑移组件;131、滑块;132、滑槽;133、滚珠;14、碎石过滤层;15、滤网;151、连接绳;152、气囊体;153、尖刺锥;2、河滩;21、驱动装置;22、转动杆;23、齿轮;24、填充石;25、夹紧网;251、插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包括河道1和位于河道1两侧的河滩2。如图1和图2所示,河道1内的侧壁垂直于河道1的底壁,河滩2上设置有夹紧网25,夹紧网25的侧边均与河滩2固定,河滩2与夹紧网25之间设置有若干填充石24,本实施例中填充石24为表面粗糙且无棱角结构,填充石24将河滩2铺满,夹紧网25将填充石24夹紧在河滩2上,夹紧网25与河滩2之间设置有若干插钉251,插钉251将夹紧网25的侧边钉紧在河滩2上,保证了夹紧网25不会从河滩2上脱离,同时防止了填充石24从河滩2上滚落到河道1内。回看图1,河道1内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拦截滤板11、碎石过滤层14和滤网15,拦截滤板11、碎石过滤层14和滤网15均垂直于河道1底壁,且拦截滤板11、碎石过滤层14和滤网15的两侧均与河道1侧壁固定,碎石过滤层14由金属石笼网内填充满碎石构成,碎石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包括河道(1)和位于河道(1)两侧的河滩(2),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内设置有拦截滤板(11),拦截滤板(11)的两侧与河道(1)两侧内壁固定,河道(1)底壁放置有滤斗(12),滤斗(12)与拦截滤板(11)之间设置有若干竖向滑移组件(13),滤斗(12)的两侧与河道(1)两侧内壁抵接,滤斗(12)与河滩(2)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包括河道(1)和位于河道(1)两侧的河滩(2),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内设置有拦截滤板(11),拦截滤板(11)的两侧与河道(1)两侧内壁固定,河道(1)底壁放置有滤斗(12),滤斗(12)与拦截滤板(11)之间设置有若干竖向滑移组件(13),滤斗(12)的两侧与河道(1)两侧内壁抵接,滤斗(12)与河滩(2)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河滩(2)上的驱动装置(21),驱动装置(21)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上设有若干齿轮(23),滤斗(12)上表面固设有若干齿条(121),齿条(121)长度方向的中线垂直于滤斗(12)上表面,齿条(121)与齿轮(23)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21)与滤斗(12)为铰接,滤斗(12)上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22),限位螺栓(122)与齿条(121)靠近拦截滤板(11)的侧面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泥沙河流湿地生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移组件(13)包括滑块(131)和滑槽(132),滑块(131)与滤斗(12)固定连接,滑槽(132)开设在拦截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方韩作强侯宏涛朱鑫峰王玉霞张志业付强苏焱杨旭张倩徐红利王慧峰荆媛艳齐广伦曹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