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太伍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19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修复池,所述修复池的底部设置有池底植物,所述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所述混水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水孔,所述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鱼类,所述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水泵。该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通过修复池、污水水泵、过滤网、抽水泵和岸堤植物的配合设置,能够保持修复池的水位,提高了修复池的修复能力,解决了现有的修复能力具有局限性的情况;通过修复池、池底植物、混水板、鱼类、污水水泵、过滤网和浮游微生物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污水处理的过程更加自然,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解决了现有的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河流和湖泊是工农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基础,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灌溉水等被大量的排入河流和湖泊,使得水体中有害物质明显增加,水环境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如河流中因氮磷过高导致的水体发绿、因固体污染物过多引发的水体浑浊、因有机物含量偏多使得水体发黑发臭、因水体含氧量偏低导致的病菌或者有害生物的滋生、因农药化肥的乱排滥用导致的水体剧毒等,水污染日渐成为持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上述水体污染问题,国内外利用多项技术方法进行水体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改善法,化学修复法以及生物治理法。其中机械改善法主要有机械除藻、调水稀释、单独曝气以及河底淤泥疏通等技术,通过人工措施达到改善河道环境的目的;化学修复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和药品与河道内的污染物或有害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达到有害物质沉淀或消解目的;生物治理措施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功能,降低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浓度。现在的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具有以下缺点:1、污水排入修复池中,修复池的容量有限,修复能力具有局限性;2、采用各种化学试剂,污水的处理不够自然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在污水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修复池,所述修复池的底部设置有池底植物,所述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所述混水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水孔,所述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鱼类,所述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水泵,所述污水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水泵,所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浮游微生物,所述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可选的,所述修复池为土基修复池,所述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适宜植物和鱼类生存的菌种。可选的,所述混水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混水板的高度小于修复池的深度,所述通水孔贯穿混水板。可选的,所述污水水泵与清水水泵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污水水泵的一侧与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水泵和清水水泵的出水口正对混水板的中部。可选的,所述清水水泵的一侧与清水水管连通,所述浮游微生物为位于修复池的上层。可选的,所述抽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灌溉管,所述抽水泵的灌溉管设置在岸堤植物中,所述抽水泵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所述岸堤植物种植在修复池的岸堤上,所述岸堤植物设置在修复池的两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在污水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修复池中,与清水混合后,经修复池生态系统的自动修复,污水进一步被处理,此时修复池的水位较高,通过在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修复池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能够把修复池处理过后的污水抽出,用来就近灌溉岸堤植物,使修复池的水位始终保持原来的位置,维持修复池生态系统的本来面貌,通过修复池、污水水泵、过滤网、抽水泵和岸堤植物的配合设置,能够保持修复池的水位,提高了修复池的修复能力,解决了现有的修复能力具有局限性的情况。2、该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在污水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通过在修复池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污水和清水经混水板的阻挡充分混合,降低了污水的污染程度,通过池底植物、鱼类和浮游微生物的自然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修复池、池底植物、混水板、鱼类、污水水泵、过滤网和浮游微生物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污水处理的过程更加自然,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解决了现有的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修复池、2-池底植物、3-混水板、4-通水孔、5-鱼类、6-污水水泵、7-过滤网、8-清水水泵、9-浮游微生物、10-抽水泵、11-岸堤植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修复池1,所述修复池1的底部设置有池底植物2,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3,所述混水板3的一侧开设有通水孔4,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鱼类5,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水泵6,所述污水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水泵8,所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浮游微生物9,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10,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修复池1为土基修复池,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适宜植物和鱼类5生存的菌种,有利于池底植物2、鱼类5和浮游微生物9的正常生活繁殖,混水板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混水板3的高度小于修复池1的深度,所述通水孔4贯穿混水板3,污水水泵6与清水水泵8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污水水泵6的一侧与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水泵6和清水水泵8的出水口正对混水板3的中部,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流与清水流经混水板3的阻挡,能够充分混合,清水水泵8的一侧与清水水管连通,所述浮游微生物9为位于修复池1的上层,鱼类5以浮游微生物9为食,抽水泵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灌溉管,所述抽水泵10的灌溉管设置在岸堤植物11中,所述抽水泵10的数量为两个,抽水泵10把处理后的水抽出,对岸堤植物11进行灌溉,使修复池1保持水位,具有不断的修复能力,岸堤植物11种植在修复池1的岸堤上,所述岸堤植物11设置在修复池1的两侧。使用者使用时,污水经过滤网7的初步过滤从污水水泵6的出水口流出,经混水板3的阻挡,与清水混合,降低污染程度,通过池底植物2、鱼类5和浮游微生物9的自然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抽水泵10把处理后的水抽出,对岸堤植物11进行灌溉,使修复池1保持水位,具有不断的修复能力。综上所述,该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使用时,通过在污水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修复池1中,与清水混合后,经修复池1生态系统的自动修复,污水进一步被处理,此时修复池1的水位较高,通过在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10,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11,能够把修复池1处理过后的污水抽出,用来就近灌溉岸堤植物11,使修复池1的水位始终保持原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池(1),所述修复池(1)的底部设置有池底植物(2),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3),所述混水板(3)的一侧开设有通水孔(4),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鱼类(5),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水泵(6),所述污水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水泵(8),所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浮游微生物(9),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10),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池(1),所述修复池(1)的底部设置有池底植物(2),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混水板(3),所述混水板(3)的一侧开设有通水孔(4),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鱼类(5),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水泵(6),所述污水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清水水泵(8),所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浮游微生物(9),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10),所述修复池(1)的一侧设置有岸堤植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池(1)为土基修复池,所述修复池(1)的内部设置有适宜植物和鱼类(5)生存的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异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板(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混水板(3)的高度小于修复池(1)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太伍
申请(专利权)人:曾太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