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1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浮力吸油盘、出油管和抽油泵,浮力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孔,浮力吸油盘通过出油管与抽油泵连接,还包括上电导探头、下电导探头、控制器和固定导向轨,固定导向轨竖直固定在集油池中,上电导探头安装于浮力吸油盘下方与集油池液面接触;下电导探头安装于浮力吸油盘下方且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上电导探头、下电导探头分别通过信号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通过控制电缆与抽油泵连接。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油和水的精准分辨,对油水的精准分离,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集油池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等工业系统和餐饮等服务行业,实际生产中,集油池常因设计不当、防护措施不足、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大量的水流入集油池,造成油水混合,此时,若将集油池内油水直接抽排,不仅造成油的浪费,还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满足油料循环使用,提高其循环价值,同时降低甚至避免环境污染,设计一套简单、高效、实用的油水分离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油水分离装置(器)分为餐饮油水分离器和工业油水分离器两大类。其中,餐饮油水分离器无法满足工业系统中大容量油水分离要求。而工业油水分离器多利用物理、化学等原理进行油水分离,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操作困难,不易清洗保养,维护成本高。因此,以上两种油水分离设备在工业集油池使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故拟设计一种用于室外油池的新型油水分离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成本较低,能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的使用要求。另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128089U,于2019年7月19日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玻璃加工用撇油器,包括浮油收集装置和抽水泵,所述浮油收集装置通过软管连接至抽水泵,且抽水泵通过软管连接至油水分离器,所述浮油收集装置包括吸油盘,且吸油盘侧面中央等距均匀环绕开设有十六组导油孔,所述吸油盘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六组浮力块,且吸油盘下表面中央安插设置有配种杆,所述配种杆下方末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限位底环,且限位底环上设置有若干组配重块,所述吸油盘上表面中央固定设置有缓冲腔,且缓冲腔顶部中央安插设置有软管接头。上述技术不能实现自动控制,且结构复杂,运行不稳定,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该系统利用水与油电导率的不同,通过检测探头实时检测集油池内液体电导率,控制油泵的自动启停,可实现自动排油,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浮力吸油盘、出油管和抽油泵,所述浮力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孔,浮力吸油盘通过出油管与抽油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导探头、下电导探头、控制器和固定导向轨,所述固定导向轨竖直固定在集油池中,上电导探头安装于浮力吸油盘下方与集油池液面接触;下电导探头安装于浮力吸油盘下方且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L厘米);所述上电导探头、下电导探头分别通过信号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抽油泵连接。下电导探头位于上电导探头的下方伸入集油池中的液体内。当抽水泵(隔膜泵)启动时,集油池内上层油通过吸油孔、出油管,然后排至废油回收装置;随着油的不断排出,上电导探头接触到油水混合层、下电导探头在水中时(如图1所示中油层、油水混合层、水层),控制器通过计算达到停泵条件时,通过控制电缆停止抽水泵停止运行,此时完成油水分离,集油池内仅剩余水。所述出油管通过细管与吸油孔连接。通过细管连接可以提高抽油的效率。下电导探头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5-50厘米。下电导探头伸入集油池液面的深度可以根据集油池的大小和油污的多少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排污效率。所述抽油泵为隔膜泵。所述固定导向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集油池的上下端面、或侧壁上,浮力吸油盘通过内孔套在导向轨上,随液面上下浮动。本技术的控制器控制逻辑:水的电导率设为定值1,油的电导率设为定值2,油水混合电导率底值设为定值3、顶值设为定值4,即定值3<油水混合电导率<定值4。定值1>定值4>定值3>定值2。当下电导探头(6)测值<定值4,上电导探头(5)测值<定值2,判断集油已达到L厘米,控制器启动隔膜泵(4),将集油池内上层油排出;当定值3<上电导探头(5)测值,下电导探头(6)测值>定值1,判断集油已排完,控制器停止隔膜泵(4),进入下一轮的运算。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包括浮力吸油盘、出油管和抽油泵,浮力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孔,浮力吸油盘通过出油管与抽油泵连接,还包括上电导探头、下电导探头、控制器和固定导向轨,集油池内油(水)位感测装置采用浮力吸盘,配合上下电导探头使用,利用油、水电导率不同的原理,探测集油量,将吸油孔集成在浮力吸油盘中,通过控制器的计算、控制,实现油水的自动分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出油管通过细管与吸油孔连接。通过细管连接可以提高抽油的效率。3、本技术下电导探头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3-10厘米。下电导探头伸入集油池液面的深度可以根据集油的大小和油污的多少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排污效率。4、本技术结构简单,易清洗维护,使用成本较低,操作使用简便,能够实现对油和水的精准分辨,实现对油水的精准分离,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浮力吸油盘;2、吸油孔;3、出油管;4、抽油泵;5、上电导探头;6、下电导探头;7、信号电缆;8、控制器;9、集油池;10固定导向轨;11、控制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主要由浮力吸油盘1、出油管3、抽油泵4,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控制器8和固定导向轨10组成。浮力吸油盘1上设有吸油孔2,浮力吸油盘1通过出油管3与抽油泵4连接,抽油泵4启动可以将浮力吸油盘1内的油抽出。固定导向轨10竖直固定在集油池9中,其固定方式:固定导向轨10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集油池9的上、下端面、或侧壁上,浮力吸油盘1通过内孔套在导向轨上,浮力吸油盘1集油池9中的随液面上下浮动。上电导探头5安装于浮力吸油盘1下方与集油池液面(或油层面)接触;下电导探头6安装于浮力吸油盘下方且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位于油水混合层,设定L厘米);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分别通过信号电缆7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与通过控制电缆11与抽油泵连接。下电导探头位于上电导探头的下方伸入集油池中的油水混合物内。当下电导探头与上电导探头的测值达某测定值时,抽水泵(隔膜泵)启动时,集油池内上层油通过吸油孔、出油管,然后排至废油回收装置;随着油的不断排出,上电导探头接触到油水混合层、下电导探头在水中时(如图1所示中油层、油水混合层、水层),控制器通过计算达到停泵条件时(下电导探头与上电导探头的测值达到另一测定值时),通过控制电缆停止抽水泵停止运行,此时完成油水分离,集油池内仅剩余水。出油管通过细管与吸油孔连接。通过细管连接可以提高抽油的效率。下电导探头6伸入集油池液面以下5-50厘米。下电导探头6伸入集油池液面的深度可以根据集油池的大小和油污的多少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排污效率。本技术的控制器控制逻辑:水的电导率设为定值1,油的电导率设为定值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浮力吸油盘(1)、出油管(3)和抽油泵(4),所述浮力吸油盘(1)上设有吸油孔(2),浮力吸油盘(1)通过出油管(3)与抽油泵(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控制器(8)和固定导向轨(10),所述固定导向轨(10)竖直固定在集油池(9)中,上电导探头(5)安装于浮力吸油盘(1)下方与集油池(9)液面接触;下电导探头(6)安装于浮力吸油盘(1)下方且伸入集油池(9)液面以下;所述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分别通过信号电缆(7)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通过控制电缆(11)与抽油泵(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浮力吸油盘(1)、出油管(3)和抽油泵(4),所述浮力吸油盘(1)上设有吸油孔(2),浮力吸油盘(1)通过出油管(3)与抽油泵(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控制器(8)和固定导向轨(10),所述固定导向轨(10)竖直固定在集油池(9)中,上电导探头(5)安装于浮力吸油盘(1)下方与集油池(9)液面接触;下电导探头(6)安装于浮力吸油盘(1)下方且伸入集油池(9)液面以下;所述上电导探头(5)、下电导探头(6)分别通过信号电缆(7)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通过控制电缆(11)与抽油泵(4)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耿庆宝李兵伟仇伟龙远阳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