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净水系统,包括水泵机组、进水阀、过滤器、出水阀、净水龙头及生活用水龙头;水泵机组用以抽取自来水;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水泵机组的出水端;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的出水端;过滤器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过滤器的出水端设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均与进水口连通;废水出口连通水泵机组的进水端;出水阀的进水口连通废水出口,出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水泵机组的进水口;净水龙头连通净水出口;生活用水龙头连通水泵机组的出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方面实现了零排放效果。另一方面节省了增压泵的设置,同时节省了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楼房供水系统中,为了提高流向用户的水质,通常在泵房中使用过滤器,过滤器通常是连通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且过滤器产生的废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得很多水被浪费。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旨在提高泵房中过滤后的废水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净水系统,包括水泵机组、进水阀、过滤器、出水阀、净水龙头及生活用水龙头;所述水泵机组用以抽取自来水;所述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端;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设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端;所述出水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所述出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口;所述净水龙头连通所述净水出口;所述生活用水龙头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可选地,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端还设置有稳流罐,所述稳流罐的进水口。可选地,所述稳流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可选地,所述稳流罐设有真空抑制器,所述稳流罐与所述水泵机组之间设有防负压表。可选地,所述水泵机组设置有至少包括两个水泵,至少两个所述水泵并联设置。可选地,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净水出口及废水出口;所述滤芯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滤芯包括中心管、膜片及膜环;所述中心管包括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净水出口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膜片包裹于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膜环夹设于所述膜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径D1与所述膜片的外径D2之比2≤D1:D2≤10。可选地,所述中心管包括连接段和与连接段连接的过水段,所述连接段遮挡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水段中空,所述过水段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进水孔;所述膜环对应所述连接段设置。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膜壳瓶体和与膜壳瓶体可拆卸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盖合所述膜壳瓶体的安装口,所述进水口开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净水出口开设于所述膜壳瓶体的底部;所述膜壳瓶体的内侧壁凸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膜壳瓶体的底壁设置,所述中心管穿过所述限位环,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限位环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器设置于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且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与过滤器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阀,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设置有出水阀,且出水阀的进水端与过滤器的废水出口连通,则一方面经过滤器产生的废水由废水出口排出时,废水通过出水阀流向水泵机组的进水端,同时水泵机组的进水端连通市政供水源,因此市政供应的自来水与由废水出口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再次经水泵机组抽取至过滤器以再次过滤,从而实现了零排放、且避免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过度堵塞过滤器的滤膜。进一步地,通过调节通过进水阀和出水阀的水量,则可实现调节进出水的压力差,从而该压力差可作用于过滤器的滤膜表面,以提供净水通过过滤器的滤膜的渗透压力,节省了增压泵的设置,同时节省了电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净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净水系统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图2中A-A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过滤器100壳体110膜壳瓶体111净水出口112废水出口113限位环120端盖121进水口200滤芯210中心管211连接段212过水段2121进水孔2122出水孔220膜片230膜环300密封圈101空腔20水泵机组30进水阀40出水阀50净水龙头60生活用水龙头70稳流罐71液位传感器72真空抑制器80防负压表90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净水系统。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包括水泵机组20、进水阀30、过滤器10、出水阀40、净水龙头50及生活用水龙头60;水泵机组20用以抽取自来水;进水阀30的进水端连通水泵机组20的出水端;过滤器10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30的出水端;过滤器10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过滤器10的出水端设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均与进水口连通;废水出口连通水泵机组20的进水端;出水阀40的进水口连通废水出口,出水阀40的出水口连通水泵机组20的进水口;净水龙头50连通净水出口;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泵机组,所述水泵机组用以抽取自来水;/n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n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端;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设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端;/n出水阀,所述出水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所述出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口;/n净水龙头,所述净水龙头连通所述净水出口;及/n生活用水龙头,所述生活用水龙头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泵机组,所述水泵机组用以抽取自来水;
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端;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设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端;
出水阀,所述出水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口,所述出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口;
净水龙头,所述净水龙头连通所述净水出口;及
生活用水龙头,所述生活用水龙头连通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组的进水端还设置有稳流罐,所述稳流罐的进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设有真空抑制器,所述稳流罐与所述水泵机组之间设有防负压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组设置有至少包括两个水泵,至少两个所述水泵并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孙宝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