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0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电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一端固定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底部设有压线组件,压线组件下方设置有架线盘,架线盘一端通过轴承贯穿竖板固定有从动齿轮,一侧竖板外侧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底板底部四角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底部固定有支撑块,连杆两端通过轴承贯穿支撑块固定有车轮,底板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电缆轴,底板固定有推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能够同时架设多根电缆电线,通过伺服电机将电缆电线从电缆轴上抽出,还带动整个装置移动,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量,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电线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电线电缆产品的结构元件,总体上可分为导线、绝缘层、屏蔽和护层这四个主要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填充元件和承拉元件等。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合,有的产品结构极为简单。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广泛应用于电器装备、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方面,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市场上有很多电线品种,要根据自己的用电负荷来采用合适的电线。电缆电线在架线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架设多根,传统的架线方式容易产生电缆电线缠绕混乱,不便于架线,同时采用人工移动电缆电线耗费较多的体力。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竖板(2),两个所述竖板(2)顶部之间固定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底部设有压线组件(4),所述压线组件(4)下方设置有架线盘(5),所述架线盘(5)包括架线盘本体(501),所述架线盘本体(501)轴心处固定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通过轴承安装在竖板(2)之间,所述架线盘本体(501)上开设有若干卡线槽(503),所述转轴(502)一端通过轴承贯穿竖板(2)固定有从动齿轮(18),一侧所述竖板(2)外侧固定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动力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竖板(2),两个所述竖板(2)顶部之间固定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底部设有压线组件(4),所述压线组件(4)下方设置有架线盘(5),所述架线盘(5)包括架线盘本体(501),所述架线盘本体(501)轴心处固定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通过轴承安装在竖板(2)之间,所述架线盘本体(501)上开设有若干卡线槽(503),所述转轴(502)一端通过轴承贯穿竖板(2)固定有从动齿轮(18),一侧所述竖板(2)外侧固定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17)啮合连接从动齿轮(18),所述底板(1)底部四角固定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底部固定有支撑块(10),同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块(10)通过连杆(11)相连,所述连杆(11)两端通过轴承贯穿支撑块(10)固定有车轮(12),所述伺服电机(7)通过传动装置(8)连接一端的连杆(11),所述底板(1)另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上设有电缆轴(14),所述底板(1)位于安装架(13)的一端固定有推手(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生周钢陈斌民肖峰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市光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