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帽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02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5
一种安全帽夹具,包括固定座、升降杆、连接座、第一曲臂、第二曲臂、负压装置、连接板和多个第二吸盘;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座底部,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连接座设置在升降杆的底端;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的上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座的两侧,且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吸盘;两组第一吸盘相对设置;负压装置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板设置在负压装置上;第二吸盘设置在连接板内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对安全帽夹持稳定,防止安全帽掉落,第二吸盘与第一吸盘配合使用,形成双保险,保证设备安全夹持,避免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帽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帽夹具。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保护头部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安全帽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帽的特殊形状,导致其不溶于夹取,通常采用人工拿取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包装效率。因此,如何实现安全帽的快速夹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帽夹具。(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帽夹具,包括固定座、升降杆、连接座、第一曲臂、第二曲臂、负压装置、连接板和多个第二吸盘;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座底部,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杆上、下伸缩的第一动力装置;连接座设置在升降杆的底端;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的上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座的两侧,且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吸盘;两组第一吸盘相对设置;连接座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打开以及闭合的第二动力装置;负压装置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板设置在负压装置上;连接板内部设置总气管,总气管与负压装置的抽气端口连接;连接板内部设置多个支管,支管均与总气管连通;连接板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多个第二吸盘设置在连接板内的底部,且第二吸盘中部设置气孔,气孔与支管连通。优选的,多个第二吸盘按照环形等间距设置多层。优选的,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为弹性臂。优选的,第一吸盘的直径为5-10厘米。优选的,包括控制臂和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设置机架上;固定座设置在控制臂的下端,控制臂上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下端;控制臂上设有用于驱动控制臂摆动的第三动力机构。优选的,包括多组连接臂、转盘和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设置机架上;转盘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下端,且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转盘转动的第四动力装置;多组连接臂竖直设置在转盘底部,多组连接臂以转盘的圆心为基准环形均布设置;连接臂的下端与固定座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第二动力装置控制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打开;第一动力装置控制升降杆向下伸长,至第二吸盘压紧安全帽的顶部;负压装置工作,使得第二吸盘内部形成负压,多个第二吸盘在负压条件下将安全帽提起;第二动力装置控制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闭合,至两组第一吸盘加紧安全帽的两侧;最后,第一动力装置控制升降杆向上缩短,进而对安全帽进行转移或运输至指定位置。本技术中,多个第二吸盘按照环形等间距设置多层,保证吸附力均匀,防止安全帽掉落,使用更加安全。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为弹性臂,加紧效果更好,第一吸盘的直径为-厘米,增大静摩擦力,保证夹紧效果更好,防止滑落。其中,多组第二吸盘与两组第一吸盘共同配合使用,形成双保险,保证设备安全夹持,避免意外发生。本技术中,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保证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能够更加贴近安全帽,从而保证第一吸盘的加紧效果更加好。连接板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使得连接板能够弯曲形变,以保证与安全帽顶部达到最好的贴合,保证多组第二吸盘的吸附效果达到最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帽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帽夹具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帽夹具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帽夹具中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帽夹具,包括固定座1、升降杆3、连接座4、第一曲臂5、第二曲臂6、负压装置7、连接板8和多个第二吸盘9;升降杆3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座1底部,固定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杆3上、下伸缩的第一动力装置2;连接座4设置在升降杆3的底端;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上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座4的两侧,且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吸盘10;两组第一吸盘10相对设置;连接座4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打开以及闭合的第二动力装置;负压装置7设置在连接座4的底部,连接板8设置在负压装置7上;连接板8内部设置总气管,总气管与负压装置7的抽气端口连接;连接板8内部设置多个支管,支管均与总气管连通;连接板8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多个第二吸盘9设置在连接板8内的底部,且第二吸盘9中部设置气孔,气孔与支管连通。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吸盘9按照环形等间距设置多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弹性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吸盘10的直径为5-10厘米。本技术中,第二动力装置控制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打开;第一动力装置2控制升降杆3向下伸长,至第二吸盘9压紧安全帽的顶部;负压装置7工作,使得第二吸盘9内部形成负压,多个第二吸盘9在负压条件下将安全帽提起;第二动力装置控制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闭合,至两组第一吸盘10加紧安全帽的两侧;最后,第一动力装置2控制升降杆3向上缩短,进而对安全帽进行转移或运输至指定位置。本技术中,多个第二吸盘9按照环形等间距设置多层,保证吸附力均匀,防止安全帽掉落,使用更加安全。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弹性臂,加紧效果更好,第一吸盘10的直径为5-10厘米,增大静摩擦力,保证夹紧效果更好,防止滑落。其中,多组第二吸盘9与两组第一吸盘10共同配合使用,形成双保险,保证设备安全夹持,避免意外发生。本技术中,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保证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能够更加贴近安全帽,从而保证第一吸盘10的加紧效果更加好。连接板8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使得连接板8能够弯曲形变,以保证与安全帽顶部达到最好的贴合,保证多组第二吸盘9的吸附效果达到最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控制臂21和第一安装座22;第一安装座22设置机架上;固定座1设置在控制臂21的下端,控制臂21上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2的下端;控制臂21上设有用于驱动控制臂21摆动的第三动力机构。需要说明的上,第三动力机构驱动控制臂21摆动,进而对安全帽进行移动,使用效果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多组连接臂31、转盘32和第二安装座33;第二安装座33设置机架上;转盘32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33下端,且第二安装座3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转盘32转动的第四动力装置;多组连接臂31竖直设置在转盘32底部,多组连接臂31以转盘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帽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升降杆(3)、连接座(4)、第一曲臂(5)、第二曲臂(6)、负压装置(7)、连接板(8)和多个第二吸盘(9);/n升降杆(3)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座(1)底部,固定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杆(3)上、下伸缩的第一动力装置(2);/n连接座(4)设置在升降杆(3)的底端;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上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座(4)的两侧,且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吸盘(10);两组第一吸盘(10)相对设置;连接座(4)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打开以及闭合的第二动力装置;/n负压装置(7)设置在连接座(4)的底部,连接板(8)设置在负压装置(7)上;连接板(8)内部设置总气管,总气管与负压装置(7)的抽气端口连接;/n连接板(8)内部设置多个支管,支管均与总气管连通;连接板(8)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多个第二吸盘(9)设置在连接板(8)内的底部,且第二吸盘(9)中部设置气孔,气孔与支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升降杆(3)、连接座(4)、第一曲臂(5)、第二曲臂(6)、负压装置(7)、连接板(8)和多个第二吸盘(9);
升降杆(3)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座(1)底部,固定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杆(3)上、下伸缩的第一动力装置(2);
连接座(4)设置在升降杆(3)的底端;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上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座(4)的两侧,且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为与安全帽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吸盘(10);两组第一吸盘(10)相对设置;连接座(4)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曲臂(5)与第二曲臂(6)打开以及闭合的第二动力装置;
负压装置(7)设置在连接座(4)的底部,连接板(8)设置在负压装置(7)上;连接板(8)内部设置总气管,总气管与负压装置(7)的抽气端口连接;
连接板(8)内部设置多个支管,支管均与总气管连通;连接板(8)为柔性板,其呈开口向下的弧形;多个第二吸盘(9)设置在连接板(8)内的底部,且第二吸盘(9)中部设置气孔,气孔与支管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慧缘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