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属于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在精密加工
,在很多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对传输装置进行升降,从而使其上传输的物料到达不同的高度,进而将物料输送至不同高度的目的地。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气缸直接顶升传输装置,在使用多个气缸进行顶升时,难以保证气缸升降的同步性,尤其在长距离的传输时,难以保证传输装置的水平,甚至会产生倾斜,发生传送目标位置偏移的事故,影响传输精度。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步性较差、平稳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同步性较好、平稳性较强的同步升降传输机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包括前输送带、后输送带、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所述前输送带的两端分别绕在左前带驱动结构、右前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4),所述前输送带(1)的两端分别绕在左前带驱动结构(31)、右前带驱动结构(41)的外侧上,所述后输送带(2)的两端分别绕在左后带驱动结构(32)、右后带驱动结构(42)的外侧上,所述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的中部各绕一个主动轮(21)的侧围而过,且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均为伸缩传送带;/n所述左前带驱动结构(31)、左后带驱动结构(32)分别与左支撑架(3)的前、后两侧相连接,所述右前带驱动结构(41)、右后带驱动结构(42)分别与右支撑架(4)的前、后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4),所述前输送带(1)的两端分别绕在左前带驱动结构(31)、右前带驱动结构(41)的外侧上,所述后输送带(2)的两端分别绕在左后带驱动结构(32)、右后带驱动结构(42)的外侧上,所述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的中部各绕一个主动轮(21)的侧围而过,且前输送带(1)、后输送带(2)均为伸缩传送带;
所述左前带驱动结构(31)、左后带驱动结构(32)分别与左支撑架(3)的前、后两侧相连接,所述右前带驱动结构(41)、右后带驱动结构(42)分别与右支撑架(4)的前、后两侧相连接;
所述左支撑架(3)的外侧面经左侧滑部(5)与左侧板(51)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左支撑架(3)的内侧面与左斜杆(61)的顶端相铰连,左斜杆(61)的底端与左底滑部(6)的外端相铰连,左底滑部(6)的内端与左水平驱动机构(62)相连接;所述右支撑架(4)的外侧面经右侧滑部(7)与右侧板(71)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右支撑架(4)的内侧面与右斜杆(81)的顶端相铰连,右斜杆(81)的底端与右底滑部(8)的外端相铰连,右底滑部(8)的内端与右水平驱动机构(82)相连接;所述左底滑部(6)、右底滑部(8)的底面均沿固定底座(9)的顶面进行水平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4)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前输送带(1)与后输送带(2)前后正对设置,所述左前带驱动结构(31)、右前带驱动结构(41)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左后带驱动结构(32)、右后带驱动结构(42)左右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带驱动结构(31)为至少一个滚轮或至少一个滚轴,所述左后带驱动结构(32)为至少一个滚轮或至少一个滚轴,所述前带驱动结构为至少一个滚轮或至少一个滚轴,所述右后带驱动结构(42)为至少一个滚轮或至少一个滚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升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带驱动结构(31)、左后带驱动结构(32)、前带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辉,卫哲,黄海,徐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