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97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包括滚筒体、滚筒轴和轮盘;所述滚筒体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辐板,每个辐板中心均设置有轮毂,辐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轮毂和滚筒体焊接;轮毂与滚筒轴固定连接;多个轮盘固定安装于两个辐板之间的滚筒轴上,每个轮盘的外侧壁均设有若干滑槽,滚筒体上设有与若干滑槽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每个滑孔内均设有顶针,没个顶针均包括半球体和滑柱,半球体与滑柱的一端焊接,每个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半球体和滑槽的内壁相抵;滚筒体表面设有耐磨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滚筒能增大输送带与滚筒体表面耐磨胶层之间的径向压力,能有效提高传动摩擦力,提高传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
本技术属于皮带输送机
,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100KG以下的物品或粉状、颗状物品,其运行高速、平稳,噪音低,并可以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使用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近年来国内外的皮带输送机的传动滚筒主要以金属滚筒外表面包胶为主。众所周知皮带输送机的传动是靠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挠性摩擦来实现的。根据挠性摩擦原理知道,挠性摩擦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两者之间的正压力、摩擦面积、摩擦系数。也就是说,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取决于:输送带和滚筒体表面包胶层之间的径向压力、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形成的围包角和输送带与传动滚筒体表面包胶层之间的摩擦系数。随着长期使用和磨损,现有皮带输送机的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容易存在张紧力降低、摩擦力变小的问题,从而影响传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包括滚筒体和滚筒轴,所述滚筒体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辐板,所述辐板呈环形板面结构,每个所述辐板中心均设置有轮毂,辐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轮毂和滚筒体焊接;所述轮毂与滚筒轴固定连接;还包括轮盘,所述轮盘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轮盘固定安装于两个辐板之间的滚筒轴上,每个所述轮盘的外侧壁均设有若干滑槽,滚筒体上设有与若干滑槽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每个所述滑孔均贯穿滚筒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每个所述滑孔内均设有顶针,没个所述顶针均包括半球体和滑柱,所述半球体与滑柱的一端焊接,每个所述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半球体和滑槽的内壁相抵;所述滚筒体表面设有耐磨胶层。该传动滚筒传动输送带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半球体突出于滚筒体的外侧壁,从而能增大输送带与滚筒体表面耐磨胶层之间的径向压力,能有效提高传动摩擦力,提高传动效果;即使随着长期使用和磨损导致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出现张紧力降低,该若干顶针能确保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进一步限定,所述轮盘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筋板,连接筋板的两端分别与内筒和外筒焊接,该轮盘结构能降低整体重量。进一步限定,所述耐磨胶层的外侧表面设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能提高该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筋板有六个。进一步限定,所述轮盘有五个。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有益效果在于:该传动滚筒传动输送带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半球体突出于滚筒体的外侧壁,从而能增大输送带与滚筒体表面耐磨胶层之间的径向压力,能有效提高传动摩擦力,提高传动效果;即使随着长期使用和磨损导致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出现张紧力降低,该若干顶针能确保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在突出的半球体作用下,能防止输送带跑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I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滚筒体,11-滑孔,2-滚筒轴,3-辐板,4-轮毂,5-轮盘,51-滑槽,52-内筒,53-外筒,54-连接筋板,6-顶针,61-半球体,62-滑柱,7-弹簧,8-耐磨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包括滚筒体1、滚筒轴2和轮盘5;所述滚筒体1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辐板3,所述辐板3呈环形板面结构,每个所述辐板3中心均设置有轮毂4,辐板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轮毂4和滚筒体1焊接;所述轮毂4与滚筒轴2固定连接;所述轮盘5设有五个,五个所述轮盘5固定安装于两个辐板3之间的滚筒轴2上,每个所述轮盘5的外侧壁均设有若干滑槽51,滚筒体1上设有与若干滑槽51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11,每个所述滑孔11均贯穿滚筒体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每个所述滑孔11内均设有顶针6,没个所述顶针6均包括半球体61和滑柱62,所述半球体61与滑柱62的一端焊接,每个所述滑柱62上均套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半球体61和滑槽51的内壁相抵;所述滚筒体1表面设有耐磨胶层8。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盘5包括内筒52和外筒53,所述内筒52和外筒53之间设有六个连接筋板54,连接筋板54的两端分别与内筒52和外筒53焊接,该轮盘5结构能降低整体重量。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胶层8的外侧表面设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能提高该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传动滚筒传动输送带时,在弹簧7的作用下,半球体61突出于滚筒体1的外侧壁,从而能增大输送带与滚筒体1表面耐磨胶层8之间的径向压力,能有效提高传动摩擦力,提高传动效果;即使随着长期使用和磨损导致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出现张紧力降低,顶针6能在滑孔11和滑槽51内滑动,该若干顶针6能确保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在突出的半球体作用下,能防止输送带跑偏。本技术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体(1)和滚筒轴(2),所述滚筒体(1)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辐板(3),辐板(3)呈环形板面结构,每个辐板(3)中心均设置有轮毂(4),辐板(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轮毂(4)和滚筒体(1)焊接;轮毂(4)与滚筒轴(2)固定连接;/n还包括轮盘(5),所述轮盘(5)设有多个,多个轮盘(5)固定安装于两个辐板(3)之间的滚筒轴(2)上,每个轮盘(5)的外侧壁均设有若干滑槽(51),滚筒体(1)上设有与若干滑槽(51)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11),每个滑孔(11)均贯穿滚筒体(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每个滑孔(11)内均设有顶针(6),没个顶针(6)均包括半球体(61)和滑柱(62),半球体(61)与滑柱(62)的一端焊接,每个滑柱(62)上均套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半球体(61)和滑槽(51)的内壁相抵;所述滚筒体(1)表面设有耐磨胶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输送机新型传动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体(1)和滚筒轴(2),所述滚筒体(1)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辐板(3),辐板(3)呈环形板面结构,每个辐板(3)中心均设置有轮毂(4),辐板(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轮毂(4)和滚筒体(1)焊接;轮毂(4)与滚筒轴(2)固定连接;
还包括轮盘(5),所述轮盘(5)设有多个,多个轮盘(5)固定安装于两个辐板(3)之间的滚筒轴(2)上,每个轮盘(5)的外侧壁均设有若干滑槽(51),滚筒体(1)上设有与若干滑槽(51)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11),每个滑孔(11)均贯穿滚筒体(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每个滑孔(11)内均设有顶针(6),没个顶针(6)均包括半球体(61)和滑柱(62),半球体(61)与滑柱(62)的一端焊接,每个滑柱(62)上均套设有弹簧(7),弹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赛威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