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6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纳盒,包括盒体、位于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和第二边盒以及位于第一边盒和第二边盒之间的中盒;第一边盒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一底板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第一侧板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中盒包括第二底板、分别与第二底板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三侧板,第四侧壁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有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连接部,该种收纳盒能够对圆形、球形以及圆柱形物品进行储存放置,底座稳固,不易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收纳盒。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圆形、球形的物品在家中都不好放置,放在平整的桌子上容易触碰后滚落摔坏,而放在盒体中又容易磕碰,因此需要一种收纳盒作为上述物品的储放。现有收纳盒主要包括上下翻盖,上下翻盖上设计有卡扣结构,卡扣分为公扣与母扣,分别设置于上下翻盖上,卡扣通过材料本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上下翻盖的连接。但是卡扣设置于上下翻盖上时,与上下翻盖体,则卡扣的变形空间小,导致翻盖打开较为困难,且由于卡扣本身的磨损,收纳盒使用一段时间后,翻盖就无法盖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卡扣容易损坏,翻盖无法盖上的缺陷。一种收纳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和第二边盒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盒和所述第二边盒之间的中盒;所述第一边盒包括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槽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左侧边设有与所述槽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中盒包括第二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壁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有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边盒与所述第一边盒轴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两侧边的翼部,所述翼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上均设有放置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盒、所述中盒以及所述第二边盒均为三角柱体,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均为三角形板。进一步的,所述中盒包括至少一个。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材质包括纸板、木板、金属板或塑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板上与所述第三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第四侧板上与第四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收纳盒能够对圆形、球形以及圆柱形物品进行储存放置,底座稳固,不易倾倒,能够防止存储的物品掉落,可以通过纸板或者木板进行制作,材料简单,制作简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第一边盒,101-翼部,102-第二侧板,103-第一连接件,104-第二侧壁,105-第一侧板,106-第一侧壁,107-第一底板,108-槽孔,2-中盒,201-第二底板,202-第四侧壁,203-第四侧板,204-第二连接件,205-第三侧板,206-第三连接件,207-第三侧壁,3-第二边盒,4-放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收纳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1和第二边盒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盒1和所述第二边盒3之间的中盒2;第一边盒1、第二边盒3以及中盒2之间的底板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第一边盒1、第二边盒3以及中盒2内部可以是中空的空间,也可以填充物体增加重量使盒体不易倾倒。所述第一边盒1包括第一底板107、与所述第一底板107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105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105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二侧板102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5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106以及第二侧壁104,所述第一底板107上设有槽孔108,所述第二侧板102的左侧边设有与所述槽孔108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3;所述中盒2包括第二底板201、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207和第四侧壁202,所述第三侧壁207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三侧板205,所述第四侧壁202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有第四侧板203,所述第三侧板205和所述第四侧板20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底板201与所述第一底板107固定连接;所有底板与侧板,侧板与侧壁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当固定部件拆开以后相互之间可以转动,增加了活动性,方便组合。所述第二边盒3与所述第一边盒1轴对称设置,第二边盒3与第一边盒1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多个中盒2从而放置更多的物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02两侧边的翼部101,所述翼部101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06和所述第二侧壁104固定连接,翼部101可以通过胶水、胶带或者订书机与第一侧壁106和第二侧壁10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三侧板205以及所述第四侧板203上均设有放置孔4,放置孔4可以是圆形、菱形、三角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等几何图形,图形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的物品体积或者横截面积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盒1、所述中盒2以及所述第二边盒3均为三角柱体,所述第一侧壁106、所述第二侧壁104、所述第三侧壁207以及第四侧壁202均为三角形板,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物品放置后不容易产生晃动,能够保证放置的物品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盒2包括至少一个,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的物品多少对中盒2进行扩充组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材质包括纸板、木板、金属板或塑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物品的尺寸、材质或位置等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板205上与所述第三侧壁207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04、以及设于所述第四侧板203上与第四侧壁202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件206,连接方式可以是胶水、胶带或者订书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基于上述,该种收纳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1和第二边盒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盒1和所述第二边盒3之间的中盒2;第一边盒1、第二边盒3以及中盒2之间的底板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第一边盒1、第二边盒3以及中盒2内部可以是中空的空间,也可以填充物体增加重量使盒体不易倾倒。所述第一边盒1包括第一底板107、与所述第一底板107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105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105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二侧板102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5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106以及第二侧壁104,所述第一底板107上设有槽孔108,所述第二侧板102的左侧边设有与所述槽孔108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3;所述中盒2包括第二底板201、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207和第四侧壁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1)和第二边盒(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盒(1)和所述第二边盒(3)之间的中盒(2);/n所述第一边盒(1)包括第一底板(107)、与所述第一底板(107)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105)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105)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二侧板(102)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5)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106)以及第二侧壁(104),所述第一底板(107)上设有槽孔(108),所述第二侧板(102)的左侧边设有与所述槽孔(108)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3);/n所述中盒(2)包括第二底板(201)、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207)和第四侧壁(202),所述第三侧壁(207)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三侧板(205),所述第四侧壁(202)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有第四侧板(203),所述第三侧板(205)和所述第四侧板(20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底板(201)与所述第一底板(107)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边盒(3)与所述第一边盒(1)轴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两侧的第一边盒(1)和第二边盒(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盒(1)和所述第二边盒(3)之间的中盒(2);
所述第一边盒(1)包括第一底板(107)、与所述第一底板(107)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105)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105)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二侧板(102)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5)的两侧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壁(106)以及第二侧壁(104),所述第一底板(107)上设有槽孔(108),所述第二侧板(102)的左侧边设有与所述槽孔(108)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3);
所述中盒(2)包括第二底板(201)、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201)的两侧边转动连接的第三侧壁(207)和第四侧壁(202),所述第三侧壁(207)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三侧板(205),所述第四侧壁(202)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有第四侧板(203),所述第三侧板(205)和所述第四侧板(20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底板(201)与所述第一底板(10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边盒(3)与所述第一边盒(1)轴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娟郭豫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