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阵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8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包括支撑柱、箱体、第一传送板、控制电机、第一固定柱、滑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固定柱、收纳盒、压缩块、收缩块,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板与第二传送板,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上表面设有控制器,且后端固定连接有导线,箱体内部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压缩块、收缩块与固定块内壁均设有橡胶层,通过在压缩块与收缩块内壁设置橡胶层,防止在固定钢管铝管时在圆形槽内壁打滑,通过在固定块内壁设置橡胶层,方便对固定的钢管铝管进行二次固定,避免出现松散现象,同时还方便固定带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材料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放置和搬运时,需要使用到捆绑装置,现有技术中,这种钢管与铝管的捆绑通常是将钢管截成等长的一根一根料棒,然后将这些料棒以相同的数量人工捆绑,因此,这种钢管的捆绑存在很多的问题,一由于钢管的是单根操作的,需要人们自己紧固,浪费工作人员的体力,而且效果不佳,需要将一定数量的钢管集中收紧在一起,然后才能进行捆绑,但是,在集中收紧的时候这些长条料容易散开,因此,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在收紧绳收紧了全部的钢管与铝管之后,下一步便是将收紧后的钢管与铝管进行打包操作,收紧绳是不会随着钢管被打包进去的,因此,一方面收紧后的钢管一旦失去了收紧绳的约束,就会发生松散而向四周滚动的现象,不利于运输,松紧程度不能进行调节,使用单一,人们携带不方便,易产生手滑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包括支撑柱(1)、箱体(2)、第一传送板(3)、控制电机(4)、导线(5)、控制器(6)、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固定柱(8)、固定轨道(9)、滑轨(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第二固定柱(12)、固定块(13)、第二传送板(14)、收纳盒(15)、压缩块(16)、收缩块(17)和固定带(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板(3)与第二传送板(14),所述箱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4),所述控制电机(4)上表面设有控制器(6),且后端固定连接有导线(5),所述箱体(2)内部上端一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用快速捆绑装置,包括支撑柱(1)、箱体(2)、第一传送板(3)、控制电机(4)、导线(5)、控制器(6)、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固定柱(8)、固定轨道(9)、滑轨(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第二固定柱(12)、固定块(13)、第二传送板(14)、收纳盒(15)、压缩块(16)、收缩块(17)和固定带(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板(3)与第二传送板(14),所述箱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4),所述控制电机(4)上表面设有控制器(6),且后端固定连接有导线(5),所述箱体(2)内部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柱(8),所述第一固定柱(8)与第二固定柱(1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0),且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块(16),所述箱体(2)上端与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轨道(9),所述箱体(2)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阵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