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1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包括领口和充气口,所述领口的外表面设置有粘领带,且粘领带的下方设置有护肩,所述护肩的下侧固定有防护棉层,且防护棉层的中间位置有拉链,所述防护棉层下左侧设置有背心前身,且背心前身的下侧安置有紧缩带,所述气囊的底端安置有急压扭,且急压扭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所述急压扭的内侧设置有叠氮化钠,且叠氮化钠的内侧设置有硝酸铵,所述急压扭的内表面固定有推杆,且硝酸铵的内侧设置有内表层。设置有折痕带与气囊,能够通过折痕带对背心进行折叠压缩以缩小储存所占用的空间,以方便携带,且可通过对充气口充气的方式使背心展开,无需手动展开使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
本技术涉及潜水设备装置
,具体为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
技术介绍
潜水浮力背心,是一种采用强度高防水材料制造而成,类似充气式救生圈或游泳圈的原理。但是潜水浮力背心需要注意避免尖锐物戳穿或磨破防水层,漏气后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市场上的潜水浮力背心使用过程中,不能防止拉链拉环在潜水过程中滑落影响正常使用,不能够在潜水时对肩膀起到保护作用,不能够缓冲胸口受到得到冲击起到保护作用,不具有保暖的效果,不能贴合身体部位身以减小向前游动时的阻力,不能起到美化整体外观的效果,不能折叠压缩以缩小储存所占用的空间以方便携带,需要手动展开使其使用麻烦,不能提升了本身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潜水浮力背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防止拉链拉环在潜水过程中滑落影响正常使用,不能够在潜水时对肩膀起到保护作用,不能够缓冲胸口受到得到冲击起到保护作用,不具有保暖的效果,不能贴合身体部位身以减小向前游动时的阻力,不能起到美化整体外观的效果,不能折叠压缩以缩小储存所占用的空间以方便携带,需要手动展开使其使用麻烦,不能提升了本身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包括领口和充气口,所述领口的外表面设置有粘领带,且粘领带的下方设置有护肩,所述护肩的下侧固定有防护棉层,且防护棉层的中间位置有拉链,所述防护棉层下左侧设置有背心前身,且背心前身的下侧安置有紧缩带,所述背心前身的背面设置有隐蔽粘条,且隐蔽粘条的下方设置有粘布,所述充气口设置于粘布的中心位置,所述粘布的下方设置有折痕带,且折痕带的下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端安置有急压扭,且急压扭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所述急压扭的内侧设置有叠氮化钠,且叠氮化钠的内侧设置有硝酸铵,所述急压扭的内表面固定有推杆,且硝酸铵的内侧设置有内表层。优选的,所述领口与粘领带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领口与护肩之间为缝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棉层关于拉链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并且背心前身与紧缩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隐蔽粘条与粘布之间为粘合连接,且充气口贯穿于粘布。优选的,所述折痕带与气囊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囊与充气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优选的,所述急压扭与推杆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叠氮化钠与硝酸铵之间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设置有领口与粘领带,能够通过将拉链的拉环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潜水过程中滑落,影响正常使用,且设置有领口与护肩,能够在潜水时对肩膀起到保护作用。该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设置有防护棉层,能够在跳跃潜水时缓冲胸口受到得到冲击起到保护作用,且具有保暖的效果,设置有背心前身与紧缩带,能够使背心前贴合身体部位身使其在潜水过程中以减小向前游动时的阻力。该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设置有隐蔽粘条与粘布,能够通过粘合遮挡的方式将充气口隐藏,且起到美化整体外观的效果。该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设置有折痕带与气囊,能够通过折痕带对背心进行折叠压缩以缩小储存所占用的空间,以方便携带,且可通过对充气口充气的方式使背心展开,无需手动展开使其使用方便。该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设置有急压扭与推杆,能够在溺水或脚部抽筋的情况下按动急压扭使叠氮化钠与硝酸铵之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进入气囊,以提升背心的浮力,为等待救援提供长的时间,且提升了本身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急压扭结构示意图。图中:1、领口;2、粘领带;3、护肩;4、防护棉层;5、拉链;6、背心前身;7、紧缩带;8、隐蔽粘条;9、粘布;10、充气口;11、折痕带;12、气囊;13、急压扭;14、外表层;15、叠氮化钠;16、硝酸铵;17、推杆;18、内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包括领口1和充气口10,领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粘领带2,且粘领带2的下方设置有护肩3,领口1与粘领带2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领口1与护肩3之间为缝合连接,设置有领口1与粘领带2,能够通过将拉链5的拉环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潜水过程中滑落,影响正常使用,且设置有领口1与护肩3,能够在潜水时对肩膀起到保护作用;护肩3的下侧固定有防护棉层4,且防护棉层4的中间位置有拉链5,防护棉层4下左侧设置有背心前身6,且背心前身6的下侧安置有紧缩带7,防护棉层4关于拉链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并且背心前身6与紧缩带7之间为固定连接,设置有防护棉层4,能够在跳跃潜水时缓冲胸口受到得到冲击起到保护作用,且具有保暖的效果,设置有背心前身6与紧缩带7,能够使背心前贴合身体部位身使其在潜水过程中以减小向前游动时的阻力;背心前身6的背面设置有隐蔽粘条8,且隐蔽粘条8的下方设置有粘布9,充气口10设置于粘布9的中心位置,隐蔽粘条8与粘布9之间为粘合连接,且充气口10贯穿于粘布9,设置有隐蔽粘条8与粘布9,能够通过粘合遮挡的方式将充气口10隐藏,且起到美化整体外观的效果;粘布9的下方设置有折痕带11,且折痕带11的下侧设置有气囊12,折痕带11与气囊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囊12与充气口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有折痕带11与气囊12,能够通过折痕带11对背心进行折叠压缩以缩小储存所占用的空间,以方便携带,且可通过对充气口10充气的方式使背心展开,无需手动展开使其使用方便;气囊12的底端安置有急压扭13,且急压扭13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14,急压扭13的内侧设置有叠氮化钠15,且叠氮化钠15的内侧设置有硝酸铵16,急压扭13的内表面固定有推杆17,且硝酸铵16的内侧设置有内表层18,急压扭13与推杆17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叠氮化钠15与硝酸铵16之间紧密贴合,设置有急压扭13与推杆17,能够在溺水或脚部抽筋的情况下按动急压扭13使叠氮化钠15与硝酸铵16之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进入气囊12,以提升背心的浮力,为等待救援提供长的时间,且提升了本身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潜水浮力背心,首先通过将背心前身6背面的隐蔽粘条8打开,然后向粘布9里的充气口10进行充气,使气囊12内的气体逐渐增加,随后气囊12空鼓沿折痕带11将其展开,之后将领口1处的粘领带2向右拉动使其打开,便可将拉链5的拉环向下拉动将其打开将其穿上将拉链5的拉环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包括领口(1)和充气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粘领带(2),且粘领带(2)的下方设置有护肩(3),所述护肩(3)的下侧固定有防护棉层(4),且防护棉层(4)的中间位置有拉链(5),所述防护棉层(4)下左侧设置有背心前身(6),且背心前身(6)的下侧安置有紧缩带(7),所述背心前身(6)的背面设置有隐蔽粘条(8),且隐蔽粘条(8)的下方设置有粘布(9),所述充气口(10)设置于粘布(9)的中心位置,所述粘布(9)的下方设置有折痕带(11),且折痕带(11)的下侧设置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的底端安置有急压扭(13),且急压扭(13)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14),所述急压扭(13)的内侧设置有叠氮化钠(15),且叠氮化钠(15)的内侧设置有硝酸铵(16),所述急压扭(13)的内表面固定有推杆(17),且硝酸铵(16)的内侧设置有内表层(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携带的充气式潜水浮力背心,包括领口(1)和充气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粘领带(2),且粘领带(2)的下方设置有护肩(3),所述护肩(3)的下侧固定有防护棉层(4),且防护棉层(4)的中间位置有拉链(5),所述防护棉层(4)下左侧设置有背心前身(6),且背心前身(6)的下侧安置有紧缩带(7),所述背心前身(6)的背面设置有隐蔽粘条(8),且隐蔽粘条(8)的下方设置有粘布(9),所述充气口(10)设置于粘布(9)的中心位置,所述粘布(9)的下方设置有折痕带(11),且折痕带(11)的下侧设置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的底端安置有急压扭(13),且急压扭(13)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14),所述急压扭(13)的内侧设置有叠氮化钠(15),且叠氮化钠(15)的内侧设置有硝酸铵(16),所述急压扭(13)的内表面固定有推杆(17),且硝酸铵(16)的内侧设置有内表层(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阳秦磊刘俊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众意水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