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8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车架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桥壳体,车架本体另外一端活动连接有随动桥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一、车架与驱动桥一体安装,能够增强驱动力,使整机更平衡,避免车体侧倾,更便于通过不良路段;并且增设保险板、连接板等保险装置,便于更进一步地增加整机平衡性,防止车桥向下,且能够将力更快传递并分散至车架各处,同时有效提高了整体强度,整机安全性高。二、侧板可直接作为踩踏部件,节省了整机梯子的结构,在精简整机构造的同时,功能不减,还节省耗材;三、前侧板、后侧板均为一体弯折板,车架梁设置也简单,便于快速生产安装,车架梁和侧板之间组装快捷,便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了制造成本,整机坚固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
本技术涉及车架。具体地说,是涉及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
技术介绍
果园、林园、农田等林木果品成熟时,需要人工将果品采摘或者林木修剪。然而,需要采摘的果品或者林木高度不一致,常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包括人工攀爬、架设梯子、利用拖拉机、吊车等机械辅助。然而,人工攀爬或架设梯子对人员操作要求较高且危险性较高,吊车等传统升降作业装置由于体积较大,难以在上述低矮场所应用。专利号为CN20171046304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走式采摘平台,通过在支撑梁两端连接侧板,然后在支撑梁下方安装两个板簧支架的方式安装行走机构,在支撑梁上方设置滑轨和连接板的方式安装升降装置。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两个板簧的弹性度太大,在果园等凹凸不平的场地行走时,平衡性不好,装置容易侧倾,安全性较低且驱动力不足;二是车架强度不够,还额外需要通过车架上部设置的梯子向上;三是制作复杂,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的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车架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桥壳体,车架本体另外一端活动连接有随动桥壳体;/n驱动桥壳体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随动桥壳体通过板簧与车架本体连接;/n车架本体包括车架梁,车架梁下部设有驱动桥安装槽,驱动桥安装槽下方设有保险板,保险板与车架梁可拆卸固定连接;/n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梁、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第一车架梁下侧分别与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连接,驱动桥安装槽位于第一车架梁、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和保险板之间;/n第一车架梁下方设有随动桥安装槽,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和随动桥安装槽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车架梁的长度,第一车架梁上方设有升...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走式采摘平台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车架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桥壳体,车架本体另外一端活动连接有随动桥壳体;
驱动桥壳体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随动桥壳体通过板簧与车架本体连接;
车架本体包括车架梁,车架梁下部设有驱动桥安装槽,驱动桥安装槽下方设有保险板,保险板与车架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梁、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第一车架梁下侧分别与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连接,驱动桥安装槽位于第一车架梁、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和保险板之间;
第一车架梁下方设有随动桥安装槽,第二车架梁、第三车架梁和随动桥安装槽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车架梁的长度,第一车架梁上方设有升降滑轨;
车架本体还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车架梁其中一端与前侧板固定连接,车架梁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良刘海波滕树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沃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