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翻车厢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5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翻车厢门,其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从而减少车厢门上翻时的占用空间,避免车厢门上翻给乘客上车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翻车厢门
本技术涉及车厢门
,尤其涉及一种上翻车厢门。
技术介绍
近些年以来,随着游览观光景区现象日渐增多,很多游玩场地都配备了游乐观光车以供游客乘坐。现有游乐观光车车厢主要设置的是平开车厢门,车厢门翻开时占用较大的站台空间,给游客上车造成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上翻车厢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厢门上翻占用空间过大给乘客上车造成不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翻车厢门,其中,其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所述上翻车厢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和支撑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车厢上,所述支撑座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拉紧机构相连,所述支撑座未与固定座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车厢上,所述支撑座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拉紧机构相连,所述支撑座未与固定座相连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厢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拉紧机构相连,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上厢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轴和卷盘,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卷盘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与所述拉紧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上翻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卷盘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卷盘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凹槽和所述限位块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梨森毛晓枫李坚文红光卢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