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69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抽气单元、一PM2.5检测模块、一CO2检测模块、一电路板单元和一风道以及具有一入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风道,至少部分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至少部分所述CO2检测模块被暴露于所述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并且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被连通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
本技术涉及到空气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空气质量的逐年恶化和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日渐重视,大量的空气检测设备和净化设备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是一种能够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的设备,根据其能够检测的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的不同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被分为PM2.5传感器、PM10传感器、甲醛传感器、VOC传感器等等,分别用来检测空气中相应的污染物的含量,通过相应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人们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等信息,以供提前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PM2.5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PM2.5的含量,CO2检测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前者浓度过高时对于人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后者浓度过高时会使得环境中的用户窒息身亡,尤其是在较为封闭的车辆当中。PM2.5和二氧化碳的数据是较为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当前PM2.5和CO2检测器被分别设置,以对于所在空间内的PM2.5和CO2含量分别进行检测。采取上述做法带来的一个问题在于PM2.5和CO2检测器需要占用的体积较大,这一点在小体积空间内尤为明显。另一个问题在于PM2.5和CO2检测器的分开设置可能使得对于某一位置的PM2.5和CO2含量的检测并不稳定,尤其是当所在空间内由于结构设计等原因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差异较为明显的情况下,也就是说,PM2.5和CO2含量测试环境难以保持一致,从而影响到对于某一位置空气质量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能够对于PM2.5和CO2含量同时进行检测。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尺寸能够被设计的较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能够在保证PM2.5和CO2的检测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中进行。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PM2.5和CO2的检测环境。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能够先去除水分以减少对于后续检测的影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能够应用于一车辆,并且和所述车辆的各个设备协同作业。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车辆,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可以在CO2浓度过高时发出警示。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包括一抽气单元、一PM2.5检测模块、一CO2检测模块、一电路板单元和一风道以及具有一入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风道,至少部分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至少部分所述CO2检测模块被暴露于所述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并且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被连通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集成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CO2检测模块相对于所述PM2.5检测模块位置更加靠近于所述出风口,空气通过所述PM2.5检测模块后再通过所述CO2检测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PM2.5检测模块相对于所述CO2检测模块位置更加靠近于所述出风口,空气通过所述CO2检测模块后再通过所述PM2.5检测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单元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风道包括一第一风道和一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靠近于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两侧,整个所述风道被设置为自所述电路板单元的一侧绕至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和所述PM2.5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风道包括一第一部分第二风道和一第二部分第二风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二部分风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二部分第二风道被并排设置,所述PM2.5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第二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CO2检测模块,其中所述CO2检测模块被设置于所述入风口位置附近,当位于所述入风口位置附近的所述CO2检测模块检测到CO2含量超过一定的数值,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风道的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启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水气分离器,其中所述水气分离器位于所述入风口位置并且被连通于所述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除湿器,其中所述除湿器位于所述风道并且和所述CO2检测模块以及所述PM2.5检测模块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湿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湿度检测器被设置于所述风道并且空气通过所述湿度检测器后再通过所述CO2检测模块和所述PM2.5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器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除湿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至少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一车辆本体,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车辆本体具有一乘坐空间,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乘坐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一旦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空气中CO2含量超过一预设数值,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车辆本体的至少一车窗下降。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一控制装置和一换气装置,其中所述换气装置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一旦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空气中CO2含量超过一预设数值,所述换气装置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以启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数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抽气单元、一PM2.5检测模块、一CO2检测模块、一电路板单元和一风道以及具有一入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风道,至少部分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至少部分所述CO2检测模块被暴露于所述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并且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被连通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抽气单元、一PM2.5检测模块、一CO2检测模块、一电路板单元和一风道以及具有一入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风道,至少部分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至少部分所述CO2检测模块被暴露于所述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并且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被连通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集成于所述电路板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所述PM2.5检测模块和所述CO2检测模块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CO2检测模块相对于所述PM2.5检测模块位置更加靠近于所述出风口,空气通过所述PM2.5检测模块后再通过所述CO2检测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PM2.5检测模块相对于所述CO2检测模块位置更加靠近于所述出风口,空气通过所述CO2检测模块后再通过所述PM2.5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任一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单元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一第一风道和一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靠近于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两侧,整个所述风道被设置为自所述电路板单元的一侧绕至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一第一风道和一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靠近于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两侧,整个所述风道被设置为自所述电路板单元的一侧绕至所述电路板单元的相反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和所述PM2.5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和所述PM2.5检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抽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CO2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PM2.5检测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风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益民是蓉珠陆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