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3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包括底座、右机架、与右机架两侧的架体均固定的胶水容纳槽、左机架以及共同安装于右机架和左机架顶部的烘干室,右机架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铝箔缠绕辊、抵紧辊、上胶辊和右引导辊,抵紧辊位于上胶辊上方,抵紧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与上胶辊顶部的弧形表面配合以抵紧铝箔,左机架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基纸缠绕辊、左引导辊、上压合辊和复合铝箔收卷辊,左机架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下压合辊,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对下压合辊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后放入两个压合辊之间,降低了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
本技术涉及铝箔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铝箔纸复合机主要用于将铝箔复合到基纸上,铝箔纸复合机主要由机架、放卷机构、上胶机构、压紧机构、烘干机构、收卷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公告号为CN2081487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铝箔纸转移膜复合机,包括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支撑侧板前后对应,两个支撑侧板的下端两侧焊接有连接板,后侧的支撑侧板左侧通过轴承连接有铝箔纸释放辊和转移膜释放辊,两个支撑侧板之间设有盛胶箱,盛胶箱的上端设有开口。该技术通过第三电机可以带动刷胶辊转动,通过刷胶辊可以对铝箔纸的下表面刷胶,使得刷胶更加方便。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铝箔纸转移膜复合机存在如下缺陷:用于挤压基纸和铝箔的两个压合辊之间的相对位置难以调节,不便于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后放入两个压合辊之间,增大了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该铝箔生产用复合机中,用于挤压基纸和铝箔的两个压合辊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调节,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后放入两个压合辊之间,降低了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的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右机架、与右机架两侧的架体均固定的胶水容纳槽、固定于底座上的左机架以及共同安装于右机架和左机架顶部的烘干室,所述右机架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铝箔缠绕辊、抵紧辊、上胶辊和右引导辊,所述抵紧辊位于上胶辊上方,所述上胶辊位于胶水容纳槽内,所述抵紧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与上胶辊顶部的弧形表面配合以抵紧铝箔,所述左机架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基纸缠绕辊、左引导辊、上压合辊以及复合铝箔收卷辊,所述左机架靠近复合铝箔收卷辊的位置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左机架并与复合铝箔收卷辊的端部固定,所述上压合辊下方的左机架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下压合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对下压合辊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箔和基纸进行复合前,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下压合辊的位置,使得下压合辊顶部的弧形表面与上压合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之间留有空隙,同时,工作人员需将基纸的一端与上胶后铝箔的一端复合,随后将复合后的铝箔端部穿过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的空隙,并通过调节组件对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下压合辊与上压合辊配合作用,以将复合后的铝箔抵紧即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后放入两个压合辊之间,降低了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的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左机架上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的主动齿轮、开设于左机架上以供主动齿轮穿过的方形通孔、转动安装于底座上的螺纹杆、以及固定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螺纹杆设有两个且位置对称,每个所述螺纹杆上均套设有与之固定的链轮,两个所述螺纹杆上的两个链轮之间设有传动链条,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横板,所述螺纹杆贯穿横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横板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关于下压合辊对称设置,且所述下压合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调节组件对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在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另一个链轮以及与该链轮固定的螺纹杆均转动,由于螺纹杆贯穿横板并与之螺纹连接,因此,横板在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沿螺纹杆的轴向移动,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调节组件对下压合辊与上压合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机架两侧的架体靠近下压合辊两端的位置上均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限位板并与之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以此对螺纹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螺纹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有利于螺纹杆在转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上端开设有一字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杆上端设置一字槽,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在安装螺纹杆的过程中,对两个螺纹杆的位置准确调节,从而使得两个螺纹杆的螺纹旋向和位置相一致,有利于使得横板在沿螺纹杆的轴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减小了横板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处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无须编码器也可实现速度、位置、扭矩等的控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以不同的速度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控制从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的运转速度,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横板以及横板上方的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准确调节,以便使得下压合辊与上压合辊配合作用并将复合后的铝箔压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轮以及传动链条的表面上均匀涂覆有由油性防锈油固化形成的防锈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性防锈油为挥发型溶剂型防锈油,油膜分布均匀,防锈效果好,附着性能强防锈作用持久,油性防锈油均匀涂覆于链轮以及传动链条的表面上,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止链轮以及传动链条锈蚀的作用,从而降低了链轮以及传动链条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表面上均设有镀铬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磨损,从而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水容纳槽侧壁靠近其顶部的位置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溢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持续向胶水容纳槽内添加胶水时,多余的胶水从溢流槽流出,工作人员可通过水桶对移出的胶水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持续添加新鲜的胶水,以使得铝箔上胶工作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在对铝箔和基纸进行复合前,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下压合辊的位置,使得下压合辊顶部的弧形表面与上压合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之间留有空隙,同时,工作人员需将基纸的一端与上胶后铝箔的一端复合,随后将复合后的铝箔端部穿过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的空隙,并通过调节组件对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下压合辊与上压合辊配合作用,以将复合后的铝箔抵紧即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后放入两个压合辊之间,降低了工作人员将基纸和铝箔复合的难度;本方案中,在使用调节组件对下压合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在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另一个链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右机架(2)、与右机架(2)两侧的架体均固定的胶水容纳槽(21)、固定于底座(1)上的左机架(3)以及共同安装于右机架(2)和左机架(3)顶部的烘干室(4),所述右机架(2)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铝箔缠绕辊(22)、抵紧辊(23)、上胶辊(24)和右引导辊(25),所述抵紧辊(23)位于上胶辊(24)上方,所述上胶辊(24)位于胶水容纳槽(21)内,所述抵紧辊(23)底部的弧形表面与上胶辊(24)顶部的弧形表面配合以抵紧铝箔,所述左机架(3)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基纸缠绕辊(31)、左引导辊(32)、上压合辊(33)以及复合铝箔收卷辊(34),所述左机架(3)靠近复合铝箔收卷辊(34)的位置上固定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轴贯穿左机架(3)并与复合铝箔收卷辊(34)的端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合辊(33)下方的左机架(3)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下压合辊(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对下压合辊(5)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右机架(2)、与右机架(2)两侧的架体均固定的胶水容纳槽(21)、固定于底座(1)上的左机架(3)以及共同安装于右机架(2)和左机架(3)顶部的烘干室(4),所述右机架(2)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铝箔缠绕辊(22)、抵紧辊(23)、上胶辊(24)和右引导辊(25),所述抵紧辊(23)位于上胶辊(24)上方,所述上胶辊(24)位于胶水容纳槽(21)内,所述抵紧辊(23)底部的弧形表面与上胶辊(24)顶部的弧形表面配合以抵紧铝箔,所述左机架(3)上安装有与其两侧的架体均转动连接的基纸缠绕辊(31)、左引导辊(32)、上压合辊(33)以及复合铝箔收卷辊(34),所述左机架(3)靠近复合铝箔收卷辊(34)的位置上固定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轴贯穿左机架(3)并与复合铝箔收卷辊(34)的端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合辊(33)下方的左机架(3)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下压合辊(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对下压合辊(5)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箔生产用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于左机架(3)上的第一电机(61)、与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下端固定的主动齿轮(62)、开设于左机架(3)上以供主动齿轮(62)穿过的方形通孔(63)、转动安装于底座(1)上的螺纹杆(64)、以及固定套设于螺纹杆(64)上并与主动齿轮(62)啮合的从动齿轮(65),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石建群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高邦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