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开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56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开模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挡块,两个所述固定挡块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防脱定位槽,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将未开模的模具放置在固定底座的顶部,使两个固定挡块位于两个推板外侧,然后通过活动转盘转动双螺纹杆,双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表面的螺纹带动两个螺纹套管相互靠近,进而通过活动柱支撑起推板,对两个固定挡块分别施加推力,辅助开模,大大提高了开模速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开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模具开模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开模操作,然而传统的模具在开模时,费事费力,没有有效的工具辅助开模,大大降低了开模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模具开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开模装置,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开模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安装有上模具(5),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5)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两个所述固定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挡块(7),两个所述固定挡块(7)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防脱定位槽(9),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3),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转动连接有双螺纹杆(4),所述双螺纹杆(4)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座(19),位于下模具(2)左侧所述支撑立柱(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位于下模具(2)右侧所述支撑立柱(3)的内腔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开模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安装有上模具(5),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5)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两个所述固定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挡块(7),两个所述固定挡块(7)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防脱定位槽(9),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3),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转动连接有双螺纹杆(4),所述双螺纹杆(4)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座(19),位于下模具(2)左侧所述支撑立柱(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位于下模具(2)右侧所述支撑立柱(3)的内腔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双螺纹杆(4)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管(16),所述螺纹套管(16)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17),所述螺纹套管(1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18),所述第二转动座(18)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柱(8),所述活动柱(8)远离第二转动座(18)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座(13),所述第一转动座(13)远离活动柱(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远离第一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