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智华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34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存储桶和滑槽,装置主体的正面嵌入设置有门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安装有锈尘挡环,当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环形打磨板对五金零件打磨除锈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锈尘,而启动电磁铁,使电磁铁具有磁力,使环形打磨板在除锈过程中产生的锈尘被吸附至电磁铁外表面,而伸缩套环对环形打磨板具有包裹性,使得环形打磨板在打磨除锈过程中的锈尘不容易飞溅,且伸缩套环在打磨弧度的五金零件外表面伸缩套环会通过第一弹簧与锈尘挡环进行弹性收缩始终紧密贴合五金零件外表面对环形打磨板除锈时飞溅的锈尘阻挡,有效的避免锈尘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加工就是将原材料不锈钢、铜料、铝料、铁料,用车床、铣床、钻床、抛光等等机械按客户的图纸或样品加工成为,如:螺丝、马达轴、模型车零件、钓鱼具配件、音箱类产品外壳、移动电源外壳等各种各样的零件,在对五金零件进行加工时,五金零件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容易导致外表面生锈,而现有的除锈设备在对五金材料打磨过程中,对于一些凹凸不平有弧度的五金材料无法有效均匀的打磨,打磨除锈不全面,耗时耗力,且打磨除锈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锈尘,对使用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锈尘挡环和滑槽,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嵌入设置有门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泵,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压泵,所述第一气压泵的一侧下方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气压泵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锈尘挡环,所述锈尘挡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套环,所述伸缩套环的内壁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锈尘挡环的右侧设置有环形打磨板,所述环形打磨板的外侧与第一电机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打磨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清洁球;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底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正面偏上嵌入设置有第二卡栓,所述第二卡栓的顶端嵌入设置有第一卡栓,所述第三电机的一侧偏上贯穿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卡栓,所述第三电机的顶端嵌入设置有活动卡头。优选的,所述锈尘挡环的横切面呈喇叭状,且锈尘挡环与伸缩套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设有滚轮,且第二电机的转动输出端与滚轮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清洁球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橡胶材质,且吸尘管的一侧向上倾斜与环形打磨板的一侧平行,并且吸尘管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吸尘器贯通设置。优选的,所述夹板呈“U”字状,且夹板通过第二卡栓与第三电机固定。优选的,所述吸尘器、电磁铁、第一气压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二气压泵通过控制电箱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安装有锈尘挡环,当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环形打磨板对五金零件打磨除锈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锈尘,而启动电磁铁,使电磁铁具有磁力,使环形打磨板在除锈过程中产生的锈尘被吸附至电磁铁外表面,而伸缩套环对环形打磨板具有包裹性,使得环形打磨板在打磨除锈过程中的锈尘不容易飞溅,且伸缩套环在打磨弧度的五金零件外表面伸缩套环会通过第一弹簧与锈尘挡环进行弹性收缩始终紧密贴合五金零件外表面对环形打磨板除锈时飞溅的锈尘阻挡,有效的避免锈尘飞溅。2、其次,通过安装有凹槽,因五金零件外形不同,部分物件零件外表面具有弧度或者凹凸不平,环形打磨板对五金零件打磨时,清洁球会通过弹簧与凹槽之间的伸缩性,使清洁球始终紧密贴合与五金零件外表面,使得环形打磨板在打磨五金材料的缝隙以及圆弧面处时,清洁球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伸出,使清洁球能够对凹陷以及弧度部位进行打磨,提高打磨除锈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锈尘挡环和环形打磨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三电机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装置主体1、门窗101、吸尘器102、控制电箱103、锈尘挡环2、伸缩套环201、第一弹簧202、电磁铁203、滑槽3、第一气压泵301、第一电机302、第二电机303、支撑板304、吸尘管305、环形打磨板4、凹槽401、清洁球402、第二弹簧403、第三电机5、活动卡头501、第一卡栓502、第二卡栓503、夹板504、卡锁505、第二气压泵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锈尘挡环2和滑槽3,装置主体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门窗101,装置主体1的右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吸尘器102,吸尘器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103;装置主体1的内壁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泵6,装置主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两个滑槽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压泵301,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下方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3,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4,支撑板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305,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锈尘挡环2,锈尘挡环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套环201,伸缩套环201的内壁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03,锈尘挡环2的右侧设置有环形打磨板4,环形打磨板4的外侧与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环形打磨板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01,凹槽401的内部设有清洁球402;装置主体1的内壁底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第三电机5的正面偏上嵌入设置有第二卡栓503,第二卡栓50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第一卡栓502,第三电机5的一侧偏上贯穿设置有夹板504,夹板504的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卡栓505,第三电机5的顶端嵌入设置有活动卡头501。进一步的,锈尘挡环2的横切面呈喇叭状,且锈尘挡环2与伸缩套环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02,因锈尘挡环2呈喇叭状能够对环形打磨板4外侧面具有包裹性,再启动电磁铁203,使环形打磨板4通过第一电机302转动对零件打磨时,锈尘会通过伸缩套环201进行遮挡,使电磁铁203能够有效的对打磨的锈尘进行吸附,大大降低锈尘呈产生,同时因零件外表面不规则,而伸缩套环201通过第一弹簧202的弹力始终能够紧密贴合零件外侧面。进一步的,第二电机303的一侧设有滚轮,且第二电机303的转动输出端与滚轮为转动连接,在对不同大小的五金零件打磨除锈时,第二电机303转动带动滚轮能够使第一气压泵301沿着滑槽3上下自由移动,达到对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锈尘挡环(2)和滑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门窗(101),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吸尘器(102),所述吸尘器(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103);/n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泵(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压泵(301),所述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下方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3),所述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2),所述第一电机(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305),所述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锈尘挡环(2),所述锈尘挡环(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套环(201),所述伸缩套环(201)的内壁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03),所述锈尘挡环(2)的右侧设置有环形打磨板(4),所述环形打磨板(4)的外侧与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打磨板(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的内部设有清洁球(402);/n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底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所述第三电机(5)的正面偏上嵌入设置有第二卡栓(503),所述第二卡栓(50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第一卡栓(502),所述第三电机(5)的一侧偏上贯穿设置有夹板(504),所述夹板(504)的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卡栓(505),所述第三电机(5)的顶端嵌入设置有活动卡头(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五金加工的除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锈尘挡环(2)和滑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嵌入设置有门窗(101),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吸尘器(102),所述吸尘器(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103);
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泵(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压泵(301),所述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下方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3),所述第一气压泵(30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2),所述第一电机(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305),所述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锈尘挡环(2),所述锈尘挡环(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套环(201),所述伸缩套环(201)的内壁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03),所述锈尘挡环(2)的右侧设置有环形打磨板(4),所述环形打磨板(4)的外侧与第一电机(302)的转动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打磨板(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的内部设有清洁球(402);
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底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所述第三电机(5)的正面偏上嵌入设置有第二卡栓(503),所述第二卡栓(50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第一卡栓(502),所述第三电机(5)的一侧偏上贯穿设置有夹板(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