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08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属于石油储运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油罐本体,油罐本体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油罐本体的顶板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匹配连接有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油罐本体的内部设置刮板,使用刮板对油罐本体内壁上的石油进行刮除,从而可以有效地除去附着在油罐本体内壁上的石油,防止石油大量附着在油罐的内壁,造成提取不完全,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储运
,特别涉及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现有的石油储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石油具有一定的粘附性,从而导致在石油抽取时,储存装置中有大量石油附着在储存装置的侧壁,不易取出,从而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油附着在储存装置内壁,造成资源浪费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包括油罐本体,所述油罐本体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油罐本体的顶板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匹配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穿入油罐本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的下表壁所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油罐本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内固定连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油罐本体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第一防护箱。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箱。优选的,所述油罐本体的下表壁前后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腿。优选的,所述油罐本体内部下表壁的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插销与刮板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侧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内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顶部螺纹连接有油罐盖。本技术的优点:1、通过在油罐本体的内部设置刮板,使用刮板对油罐本体内壁上的石油进行刮除,从而可以有效地除去附着在油罐本体内壁上的石油,防止石油大量附着在油罐的内壁,造成提取不完全,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源的浪费;2、油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通过刮板转动带动底部的转动杆转动,可以增加刮板的稳定性,使刮板能够贴紧油罐内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转动杆;2、刮板;3、第二转动杆;4、第二防护箱;5、第一转轴;6、支撑腿;7、插销;8、油罐本体;9、第一防护箱;10、电机;11、第一皮带轮;12、皮带;13、顶板;14、第二转轴;15、第二皮带轮;16、注油管;17、油罐盖;18、出油管;19、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包括油罐本体8,油罐本体8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油罐本体8的顶板13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5和第一皮带轮11匹配连接有皮带12,第二转轴14的底端穿入油罐本体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第一转动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刮板2,且刮板2的下表壁所固定连接有插销7,油罐本体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出油管18,出油管18内固定连接有阀门19,油罐本体8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第一防护箱9,油罐本体8的下表壁前后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腿6,油罐本体8内部下表壁的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第二转动杆3的两端均通过插销7与刮板2连接,顶板13的左侧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内固定连接有注油管16,注油管16顶部螺纹连接有油罐盖17,油罐本体8的内部下表壁呈弧形状设置,顶板13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箱4。上述石油储运装置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油罐盖17打开,将石油注入油罐本体8内,当石油需要取出时,将抽油管套接在出油管18的底端并开启阀门19,油罐本体8内的石油通过出油管18被抽油管抽出;然后打开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固定连接的第一皮带轮11和皮带12带动第二皮带轮15转动,第二皮带轮15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第一转动杆1转动,第一转动杆1带动两端的刮板2转动,刮板2贴紧油罐本体8的内壁进行转动;最后刮板2转动带动油罐本体8内部下表壁的第二转动杆3转动,第二转动杆3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在油罐本体8的内部下表壁上,从而实现了对刮板2限位,使刮板2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从而实现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包括油罐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本体(8)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油罐本体(8)的顶板(13)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所述第二皮带轮(15)和第一皮带轮(11)匹配连接有皮带(12),所述第二转轴(14)的底端穿入油罐本体(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所述第一转动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刮板(2),且刮板(2)的下表壁所固定连接有插销(7),所述油罐本体(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出油管(18),所述出油管(18)内固定连接有阀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包括油罐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本体(8)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油罐本体(8)的顶板(13)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所述第二皮带轮(15)和第一皮带轮(11)匹配连接有皮带(12),所述第二转轴(14)的底端穿入油罐本体(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所述第一转动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刮板(2),且刮板(2)的下表壁所固定连接有插销(7),所述油罐本体(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出油管(18),所述出油管(18)内固定连接有阀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取出石油的石油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本体(8)右侧的上表壁固定安装第一防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博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