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江琼专利>正文

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0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柱下端,四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消毒箱下侧一端,所述消毒箱上侧中部设有矩形通孔,对应所述矩形通孔所在的所述消毒箱内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上端,所述消毒箱下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板竖板上端,所述消毒箱下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杆两竖杆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毒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两个L形清洁板对应的一组刷毛对B超探头的下侧和外侧同时进行刷洗,即可对B超探头进行全面刷洗,也可将B超探头表层的耦合剂刷洗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毒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B超探头是B超诊断仪的重要部件,在检查过程中B超探头要通过耦合剂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由于探头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使用的探头如果不经常消毒就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染,为了放置在B超探头使用时造成交叉感染,需要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现有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是进行统一浸泡消毒,但B超探头表层附着有耦合剂,难以通过浸泡完全消毒干净,所以亟于制作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用于B超探头消毒。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柱下端,四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消毒箱下侧一端;所述消毒箱上侧中部设有矩形通孔,对应所述矩形通孔所在的所述消毒箱内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上端;所述消毒箱下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板竖板上端,所述消毒箱下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杆两竖杆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L形板横板下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L形板,所述电机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L形滑柱横杆一端,所述L形滑柱的滑柱端嵌设于直槽内,所述直槽一端固定连接齿条一侧中部,所述齿条中部设有导向孔,所述U形杆横杆穿过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上侧中心轴铰接并穿过所述消毒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齿轮中心轴上端固定连接活动板下侧中心轴,另一个所述活动板下侧中心轴铰接所述消毒箱内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板上侧两端分别铰接对应的L形清洁板横板下侧对应的一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L形清洁板横板上侧及竖板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刷毛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消毒箱一侧下部固定连通阀门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L形清洁板竖板上侧分别贴合所述矩形框下侧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两个L形清洁板对应的一组刷毛对B超探头的下侧和外侧同时进行刷洗,即可对B超探头进行全面刷洗,也可将B超探头表层的耦合剂刷洗掉。2、本装置可以实现两个L形清洁板往复滑动对B超探头进行刷洗,使刷洗更加彻底。3、本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消毒箱1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消毒箱1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消毒箱1及矩形框7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消毒箱,2、支撑柱,3、底板,4、矩形通孔,5、L形清洁板,6、刷毛,7、矩形框,8、U形杆,9、L形板,10、电机,11、活动板,12、齿轮,13、齿条,14、导向孔,15、L形滑柱,16、直槽,17、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柱2下端,四个所述支撑柱2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消毒箱1下侧一端;所述消毒箱1上侧中部设有矩形通孔4,对应所述矩形通孔4所在的所述消毒箱1内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7上端;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板9竖板上端,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杆8两竖杆上端。所述L形板9横板下侧固定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端穿过所述L形板9,所述电机10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L形滑柱15横杆一端,所述L形滑柱15的滑柱端嵌设于直槽16内,所述直槽16一端固定连接齿条13一侧中部,所述齿条13中部设有导向孔14,所述U形杆8横杆穿过所述导向孔14内,所述齿条13与齿轮12啮合,所述齿轮12上侧中心轴铰接并穿过所述消毒箱1。所述齿轮12中心轴上端固定连接活动板11下侧中心轴,另一个所述活动板11下侧中心轴铰接所述消毒箱1内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板11上侧两端分别铰接对应的L形清洁板5横板下侧对应的一角。两个所述L形清洁板5横板上侧及竖板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刷毛6一端。所述消毒箱1一侧下部固定连通阀门17一端。两个所述L形清洁板5竖板上侧分别贴合所述矩形框7下侧一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矩形通孔4及矩形框7将适量的消毒液倒入至消毒箱1内,将B超探头通过矩形通孔4及矩形框7放置到两个L形清洁板5之间,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L形滑柱15旋转,L形滑柱15带动直槽16往复滑动,直槽16带动齿条13通过导向孔14沿着U形杆8的横杆往复滑动,齿条13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12往复滑动,齿轮12带动对应的活动板11往复摆动,一个活动板11通过两个L形清洁板5带动另一个活动板11往复摆动,两个L形清洁板5带动对应的一组刷毛6往复摆动,两组刷毛6对B超探头底部及侧壁进行刷洗清洁,将B超探头表层的耦合剂刷洗掉,当清洁结束后,停止电机10,取出B超探头,打开阀门17将废水排出,对装置进行清洁,防止病菌残留。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柱(2)下端,四个所述支撑柱(2)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消毒箱(1)下侧一端;/n所述消毒箱(1)上侧中部设有矩形通孔(4),对应所述矩形通孔(4)所在的所述消毒箱(1)内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7)上端;/n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板(9)竖板上端,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杆(8)两竖杆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柱(2)下端,四个所述支撑柱(2)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消毒箱(1)下侧一端;
所述消毒箱(1)上侧中部设有矩形通孔(4),对应所述矩形通孔(4)所在的所述消毒箱(1)内上侧固定连接矩形框(7)上端;
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板(9)竖板上端,所述消毒箱(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杆(8)两竖杆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超探头消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L形板(9)横板下侧固定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端穿过所述L形板(9),所述电机(10)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L形滑柱(15)横杆一端,所述L形滑柱(15)的滑柱端嵌设于直槽(16)内,所述直槽(16)一端固定连接齿条(13)一侧中部,所述齿条(13)中部设有导向孔(14),所述U形杆(8)横杆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江琼何志安马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赖江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