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0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泡沫发生装置产生泡沫速度慢,皂液浪费严重的问题。本泡沫发生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一连接的水泵与皂液瓶,水泵通过管道二与出泡管侧壁连接,管道三一端与出泡管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水源连接,出泡管内固设混液管,混液管与出泡管内壁一体成型且形成挡沿,混液管分为收缩部一、延伸部与扩张部三个部分,出泡管相对应向内收缩形成收缩部二,出泡管侧壁上开设气孔,另一端靠近管口处固设阻挡件,本泡沫发生装置结构简单、产生泡沫的速度快,且不会造成皂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泡沫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马桶作为必不可少的家具已入户每家,现有技术中,马桶能够冲水是必备的功能,当使用者方便完后,使用者按下冲水按钮便可以将污秽物通过水冲入下水道,马桶的水箱与水管连接,通过水管进行蓄水,方便下一次冲水。但为了使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对马桶的结构做出了一些改变,现有技术中,在马桶水箱内安装泡沫发生器,泡沫发生器通过控制单元电连接,泡沫发生器内具有发泡容器,泡沫发生器上开设有进液口、进水口、进气口和泡沫出口,均与发泡容器连接,发泡容器内设有存液槽,存液槽内存有洗涤剂,发泡容器内安装有发泡石,进水口向存液槽内注水,使存液槽内洗涤剂与水混合,并流向发泡石,发泡石与进气口连通,不断注入气体产生细腻的泡沫,并通过泡沫出口射入马桶水弯中。现有技术中的此种泡沫发生器,出泡口使设于泡沫发生器顶部的,通过发泡内腔内不断累积的新泡沫将上层的泡沫挤向出泡口,并从出泡口挤出,但此种方式排出泡沫具有一定的缺陷,通过向上挤压的方式挤出泡沫,而内腔的泡沫却不会完全从出泡口挤出,滞留在泡沫发生器内液化成水,需要使用时需要重新发泡,造成能量的浪费,要么通过底部的排水口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泡沫发生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泡沫发生装置产生泡沫的速度更快,且使皂液更节省。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皂液瓶、水泵、管道一、管道二与管道三,所述皂液瓶与水泵之间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管道二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管道三一端与外界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三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泡管,所述管道二另一端与出泡管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出泡管内侧壁上还固设有阻挡件。本泡沫发生装置中,管道三从外界输送水源至出泡管内,水泵通过管道一将皂液瓶内的皂液抽取至水泵内,并通过管道二将皂液输送至出泡管内,通过管道三进入出泡管内的水与管道二进入出泡管的皂液在出泡管内混合,并撞击出泡管另一端端口处的阻挡件,使混合液产生泡沫,并通过出泡管射出,通过水和皂液在出泡管内直接进行混合发泡,使产生泡沫的速度更快,且输送出来的皂液会与水充分融合并排出,排出后管道三可以多输送一些水,防止出泡管内还具有残留的皂液,使皂液被全部排出,既可以防止皂液的浪费,又能防止出泡管内残留的皂液对出泡管内壁造成腐蚀。在上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中,所述出泡管内一体成型有混液管,所述出泡管一端具有安装接头,所述管道三与安装接头连接且连通混液管,所述混液管侧壁上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混液管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过出泡管侧壁与管道二连接。管道二通过支管与混液管连通能使皂液直接通过管道二与支管进入混液管,而出泡管的安装接口与管道三连接,混液管与出泡管一体成型,混液管与管道三连通能使管道三内的水直接进入混液管,水与皂液便能在混液管内进行第一次混合,通过混液管另一端排出后,还能在出泡管内进行二次混合,使水与皂液混合的更充分,产生泡沫的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中,所述混液管与出泡管一体成型的一端与出泡管内侧壁之间形成挡沿。当水经过混液管一端的端口时,由于混液管与出泡管内壁之间形成的挡沿,一部分水会撞击在挡沿上形成相当于搅拌的作用,当皂液进入到混液管时,皂液会与这部分水一同汇入到其他水中,在汇入过程中会产生类似于搅拌的效果,使皂液与水混合的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中,所述混液管靠近挡沿的一端往另一端方向向内收缩形成收缩部一,所述收缩部一管径小的一端向出泡管不具有挡沿的一端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不与收缩部一连接的一端向出料管不具有挡沿的一端扩张形成扩张部,所述出泡管靠近扩张部的周向侧壁向内收缩形成收缩部二。由于混液管内收缩部向内收缩,收缩部的管径向另一端不断就减小,流入地混合液由于不断减小的管径使流速加快,通过延伸部后由于扩张部的管口是向四周扩张的,一部分具有一定流速的混合液会撞击在出泡管向内收缩形成的收缩部二的内壁上,使流出的混合液能在出泡管内进行二次混合,使没有充分混合的混合液能够完全混合,使混合液产生泡沫的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中,所述出泡管一侧外壁上还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位于出泡管具有混液管的侧壁上。当混合液在出泡管内进行二次混合时,由于出泡管中部的液体流速大于两个侧的流速,所以会形成负压,在出泡管一侧的管壁开设气孔,当产生负压时,出泡管内向内吸气,使空气与混合液混在一起,使后续产生泡沫的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中,所述阻挡件为阻挡筋条或金属筛网。阻挡件可以是阻挡筋条,也可以是金属制成的筛网,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空气混合的混合液最终会撞击在阻挡件上,产生泡沫,由于混合液与水时混合的,所以产生碰撞时混合液产生泡沫的效果会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泡沫发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泡沫发生装置能将管道三输送的水与管道二输送的皂液在出泡管内进行即时发泡,产生泡沫的速度更快,且一次用于发泡的皂液都会全部用完,不会残留在发泡管内也不会废弃,使皂液更节省,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水在流入混液管使一部分水会与挡沿撞击,形成类似于搅拌的效果,使水与皂液在混液管内第一次混合时混合更充分。三、混液管的收缩部一与延伸部能使流入的混合液流速加快,通过扩张部射出时撞击在出泡管向内收缩形成的收缩部二内壁上,能使混合液进行二次混合,使不完全混合的混合液混合效果更好。四、出泡管内开设气孔,由于混合液流入产生负压,使出泡管通过气孔向内吸气,既能在混合液混合时提高混合效率,也能使后续与阻挡件碰撞产生泡沫时产生泡沫更细腻。五、阻挡件具有多种可替换性,如:阻挡筋条、金属筛网等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泡沫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泡沫发生装置中出泡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泡沫发生装置中出泡管剖视图。图中,1、皂液瓶;2、水泵;3、管道一;4、管道二;5、管道三;6、出泡管;7、混液管;8、收缩部一;9、延伸部;10、扩张部;11、挡沿;12、支管;13、收缩部;14、气孔;15、阻挡件;16、安装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皂液瓶1,水泵2,管道一3,管道二4,管道三5,出泡管6,混液管7,收缩部一8,延伸部9,扩张部10,挡沿11,支管12,收缩部二13,气孔14,阻挡件15,安装接头16。本泡沫发生装置中,皂液瓶1通过管道一3与水泵2连接,水泵2上还连接有管道二4,本泡沫发生装置中的管道三5一端与外界水管连接,管道三5的另一端与出泡管6的安装接头16螺纹连接,出泡管6内这有混液管7,混液管7与出泡管6之间一体成型,且具体靠近在出泡管6与管道三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皂液瓶(1)、水泵(2)、管道一(3)、管道二(4)与管道三(5),所述皂液瓶(1)与水泵(2)之间通过管道一(3)连接,所述管道二(4)一端与水泵(2)连接,所述管道三(5)一端与外界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三(5)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泡管(6),所述管道二(4)另一端与出泡管(6)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出泡管(6)内侧壁上还固设有阻挡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皂液瓶(1)、水泵(2)、管道一(3)、管道二(4)与管道三(5),所述皂液瓶(1)与水泵(2)之间通过管道一(3)连接,所述管道二(4)一端与水泵(2)连接,所述管道三(5)一端与外界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三(5)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泡管(6),所述管道二(4)另一端与出泡管(6)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出泡管(6)内侧壁上还固设有阻挡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泡管(6)内一体成型有混液管(7),所述出泡管(6)一端具有安装接头(16),所述管道三(5)与安装接头(16)连接且连通混液管(7),所述混液管(7)侧壁上设有支管(12),所述支管(12)一端与混液管(7)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过出泡管(6)侧壁与管道二(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明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特洁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