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微细气泡的气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微细气泡通过增加气液界面而能够高效率地使溶解氧量上升,具有分解化学物质的压坏现象、负离子的产生等特性,已经在养殖、净化、清洗等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得到利用,大多利用产生均匀且微细的气泡的文丘里构造的气液混合装置。作为产生微细气泡的文丘里构造的气液混合装置,提出了如下技术:将多个构件相连而形成主通路内部成为负压状态的主通路的节流部,在其各接合面设置细微的槽形状的气体导入部位而混入细微的气体,并且通过在气体导入部的下游侧形成破碎用的槽而增加气体与流动的液体的接触面积,通过与水流碰撞而使气泡破碎,产生微细的气泡(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如下技术:在气液混合后的液体主通路的节流部下游,在主通路中心设置螺旋形状的螺旋桨型的叶栅,在其外环设置与主通路中心的叶栅反向旋绕的螺旋形状的叶栅,将液体主通路的液流分割为两层,使其分别旋转、碰撞而破碎,产生微细的气泡(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是在供液体通过的主通路设有节流部和与该节流部的下游侧相连且朝向下游侧扩径的圆锥部的文丘里构造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节流部包括:第1节流部,其沿着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同样的内径;以及第2节流部,其与所述第1节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沿着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同样的内径,该第2节流部的内径比所述第1节流部的内径大,/n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n气体混入路,其用于相对于所述节流部从切线方向引入气体;以及/n突状部,其设于形成所述主通路的内壁的比所述气体混入路靠下游侧的位置,沿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是在供液体通过的主通路设有节流部和与该节流部的下游侧相连且朝向下游侧扩径的圆锥部的文丘里构造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部包括:第1节流部,其沿着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同样的内径;以及第2节流部,其与所述第1节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沿着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同样的内径,该第2节流部的内径比所述第1节流部的内径大,
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
气体混入路,其用于相对于所述节流部从切线方向引入气体;以及
突状部,其设于形成所述主通路的内壁的比所述气体混入路靠下游侧的位置,沿所述主通路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状部设于形成所述圆锥部的内壁,并且形成为从该内壁突出的突出高度随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