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7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1
为了解决现有的压缩热干燥装置切换后露点飘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包括压缩气输入管路(6)、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中均装有去除水的吸附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再生环节采用余热+混搭加热的模式,先挖掘压缩热自身的再生能量,不足的在短时间内通过电加热补充,且整个再生过程没有气耗;吹冷时湿气直接进入再生塔对再生塔进行吹冷,吹冷后的气体通过冷却后再进入吸附塔吸附,可以确保露点全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再生系统无动力零气耗压缩热干燥装置,其不足之处是在干燥工艺过程中由余热阶段向吹冷阶段切换时,由于余热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湿空气,自身含水量大,虽然吸附剂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再生,但再生气本身含有的大量水蒸气残余在再生塔内,直接切换后湿气随主气流进入后系统,造成露点飘逸量大、飘逸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压缩热干燥装置切换后露点飘逸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包括压缩气输入管路、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中均装有去除水的吸附剂;其特殊之处在于:压缩气输入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有两条支路,第一支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主冷却器和分离器;第二支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电加热器、第四阀门、再生冷却器;在第二支路上,位于电加热器与第四阀门之间的管段分别引出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通过第六阀门与第一干燥塔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包括压缩气输入管路(6)、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中均装有去除水的吸附剂;/n其特征在于:/n压缩气输入管路(6)的出口端连接有两条支路,第一支路(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F1)、主冷却器(2)和分离器(4);第二支路(8)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F2)、电加热器(1)、第四阀门(F4)、再生冷却器(3);/n在第二支路(8)上,位于电加热器(1)与第四阀门(F4)之间的管段分别引出第三支路(9)和第四支路(10);第三支路(9)通过第六阀门(A2)与第一干燥塔(A)的上端口连通,第四支路(10)通过第十阀门(B2)...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双冷却器压缩热干燥器,包括压缩气输入管路(6)、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第一干燥塔(A)和第二干燥塔(B)中均装有去除水的吸附剂;
其特征在于:
压缩气输入管路(6)的出口端连接有两条支路,第一支路(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F1)、主冷却器(2)和分离器(4);第二支路(8)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F2)、电加热器(1)、第四阀门(F4)、再生冷却器(3);
在第二支路(8)上,位于电加热器(1)与第四阀门(F4)之间的管段分别引出第三支路(9)和第四支路(10);第三支路(9)通过第六阀门(A2)与第一干燥塔(A)的上端口连通,第四支路(10)通过第十阀门(B2)与第二干燥塔(B)的上端口连通;
第一干燥塔(A)的上端口还通过第五阀门(A1)与后置过滤器(5)的入口端相连;第五阀门(A1)与所述第六阀门(A2)并行设置;
第二干燥塔(B)的上端口还通过第九阀门(B1)与后置过滤器(5)的入口端相连;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维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福贺德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