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焕林专利>正文

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173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和除尘塔,所述除尘塔位于所述脱硫脱硝塔一侧,所述脱硫脱硝塔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所述脱硫脱硝塔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所述除尘塔靠近所述脱硫脱硝塔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经过脱硫脱硝的烟气通过第一送气管将净化的烟气进行排放,烟气经过转输部件,通过空气检验模块进行检测,合格的烟气送至除尘塔内进行除尘,不合格的气体通过气缸推动堵块滑动,从而封闭第二送气管,通过第一输送管送至废气管内进行二次脱硫,合格的气体经过除尘塔进行除尘,合格的气体通过排放管排放,不合格的气体通过转输部件进行二次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是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除尘、脱硫、脱硝三个阶段独立运行的烟气净化系统复杂而庞大,运行维护费用高,能耗、电耗量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及方法,其公开号为(CN105056683B),该专利技术能够使SO2脱除率达95%以上,NOX和粉尘(PM)的脱除率均在50%~80%左右,脱除效率高,但是,在脱硫脱硝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少量的危害物质排放出去,依然存在遗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和除尘塔,所述除尘塔位于所述脱硫脱硝塔一侧,所述脱硫脱硝塔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远离所述脱硫脱硝塔一端安装有进气风机箱,所述脱硫脱硝塔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所述除尘塔靠近所述脱硫脱硝塔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一送气管与所述第二送气管通过转输部件密封连接,所述转输部件内部设有控制部件,所述转输部件靠近所述进气风机箱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连通所述转输部件和所述废气管,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输部件内壁的气缸,所述气缸与外部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堵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内壁,所述除尘塔上端面设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通过所述转输部件设有所述控制部件,所述转输部件一端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连通所述转输部件与所述除尘塔内腔,所述除尘塔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部件,所述除尘塔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部件上端面的四角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部件由多个竖直分布的滤网组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塔底部设有排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送气管内壁安装有送气风扇,所述送气风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塔内部具有液态水,所述第二送气管位于液位面上方,所述第二输送管底端与所述第二送气管等高。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块远离所述气缸一端具有导向坡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坡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输部件空腔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经过脱硫脱硝的烟气通过第一送气管将净化的烟气进行排放,烟气经过转输部件内,通过空气检验模块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烟气通过第二送气管送至除尘塔内进行除尘,不合格的气体通过空气检验模块控制气缸推动堵块滑动,从而封闭第二送气管,通过第一输送管送至废气管内进行二次脱硫,合格的气体经过除尘塔进行除尘,合格的气体通过排放管排放,不合格的气体通过转输部件进行二次除尘;2、本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滤网部件,当烟气通过滤网将颗粒物进行过滤后,长期的使用可能导致滤网吸附效果降低,此时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滤网向下方滑动,与除尘塔底面的液态水接触,从而达到清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中的转输部件剖面示意图;图3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中的除尘塔剖面示意图;图4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的系统流程示意图。图中:1、脱硫脱硝塔;11、第一送气管;12、废气管;13、第一输送管;2、进气风机箱;3、转输部件;4、控制部件;41、气缸;42、堵块;421、通孔;422、导向坡面;5、除尘塔;51、排放管;52、第二输送管;53、第二送气管;6、空气检验模块;61、气体探头;62、继电器模块;7、送气风扇;8、滤网部件;81、电动伸缩杆;9、颗粒检测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1和除尘塔5,除尘塔5位于脱硫脱硝塔1一侧,脱硫脱硝塔1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12,废气管12远离脱硫脱硝塔1一端安装有进气风机箱2,脱硫脱硝塔1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11,除尘塔5靠近脱硫脱硝塔1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53,第一送气管11与第二送气管53通过转输部件3密封连接,转输部件3内部设有控制部件4,转输部件3靠近进气风机箱2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13,第一输送管13连通转输部件3和废气管12,控制部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输部件3内壁的气缸41,气缸41与外部气源密封连接,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块42,堵块42上端面开设有通孔421,堵块42滑动连接在第一输送管13的内壁,除尘塔5上端面设有排放管51,排放管51上通过转输部件3设有控制部件4,转输部件3一端设有第二输送管52,第二输送管52连通转输部件3与除尘塔5内腔,除尘塔5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部件8,除尘塔5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电动伸缩杆81,电动伸缩杆8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81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滤网部件8上端面的四角处。在图1中:除尘塔5位于脱硫脱硝塔1一侧,脱硫脱硝塔1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12,废气管12远离脱硫脱硝塔1一端安装有进气风机箱2,进气风机箱2内具有风机,通过风机带动废气通过废气管12输送至脱硫脱硝塔1进行脱硫,脱硫脱硝塔1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11,除尘塔5靠近脱硫脱硝塔1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53,第一送气管11与第二送气管53通过转输部件3密封连接,转输部件3两端分别与第一送气管11和第二送气管53密封连接,排出的脱硫脱销的气体通过转输部件3进行调整传输方向,转输部件3内部设有控制部件4,控制部件4对转输部件3内部空腔的连通进行控制,转输部件3靠近进气风机箱2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13,第一输送管13连通转输部件3和废气管12,控制部件4控制的形态有第一送气管11通过第一输送管13连通废气管12,第二组形态为第一送气管11连通第二送气管53。在图2中:控制部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输部件3内壁的气缸41,气缸41与外部气源密封连接,气缸41的型号为MPT-63,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块42,堵块42上端面开设有通孔421,堵块42滑动连接在第一输送管13的内壁,当堵块42推送至第一输送管13内时,第一送气管11与第二送气管53通过通孔421连通,烟气从而通过第二送气管53送至除尘塔5内,除尘塔5上端面设有排放管51,合格的烟气通过排放管51输送至外部,位于第一送气管11一端的转输部件3外壁设有空气检验模块6,空气检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1)和除尘塔(5),所述除尘塔(5)位于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脱硝塔(1)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12),所述废气管(12)远离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端安装有进气风机箱(2),所述脱硫脱硝塔(1)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11),所述除尘塔(5)靠近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53),所述第一送气管(11)与所述第二送气管(53)通过转输部件(3)密封连接;/n所述转输部件(3)内部设有控制部件(4),所述转输部件(3)靠近所述进气风机箱(2)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13),所述第一输送管(13)连通所述转输部件(3)和所述废气管(12),所述控制部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输部件(3)内壁的气缸(41),所述气缸(41)与外部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块(42),所述堵块(42)上端面开设有通孔(421),所述堵块(4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管(13)的内壁;/n所述除尘塔(5)上端面设有排放管(51),所述排放管(51)上通过所述转输部件(3)设有所述控制部件(4),所述转输部件(3)一端设有第二输送管(52),所述第二输送管(52)连通所述转输部件(3)与所述除尘塔(5)内腔,所述除尘塔(5)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部件(8),所述除尘塔(5)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电动伸缩杆(81),所述电动伸缩杆(8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81)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部件(8)上端面的四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1)和除尘塔(5),所述除尘塔(5)位于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脱硝塔(1)底部一侧设有废气管(12),所述废气管(12)远离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端安装有进气风机箱(2),所述脱硫脱硝塔(1)上端面设有第一送气管(11),所述除尘塔(5)靠近所述脱硫脱硝塔(1)一侧底部设有第二送气管(53),所述第一送气管(11)与所述第二送气管(53)通过转输部件(3)密封连接;
所述转输部件(3)内部设有控制部件(4),所述转输部件(3)靠近所述进气风机箱(2)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13),所述第一输送管(13)连通所述转输部件(3)和所述废气管(12),所述控制部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输部件(3)内壁的气缸(41),所述气缸(41)与外部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块(42),所述堵块(42)上端面开设有通孔(421),所述堵块(4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管(13)的内壁;
所述除尘塔(5)上端面设有排放管(51),所述排放管(51)上通过所述转输部件(3)设有所述控制部件(4),所述转输部件(3)一端设有第二输送管(52),所述第二输送管(52)连通所述转输部件(3)与所述除尘塔(5)内腔,所述除尘塔(5)内壁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焕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