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71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喷头和过滤板,所述清灰箱的顶端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所述清灰箱的底端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轨、滑块、推板、第一绳索、转杆、第二绳索、滚轮、摇杆和把手,所述过滤板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皆嵌合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皆焊接在推板的两侧,所述推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左端缠绕在转杆的外壁上,所述转杆的右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对过滤板上沉积的污泥快速处理,且操作十分的简单,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减轻工人清理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清灰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现在渐渐成为垃圾的一大主力军,庞大的建筑垃圾清理工作十分的困难,后来人们发现了将建筑垃圾挤压回收重新回收利用的办法,提高了建筑垃圾的重复使用率,节约能源,但是在挤压之前需对建筑垃圾进行灰尘预处理,所以需要用到清灰预处理装置,传统的建筑垃圾清灰预处理已基本满足需求,但是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20106007.0公开的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以及过滤板,该专利中使用的过滤板,在过滤泥渣以后,因为网状的板,会导致上面残留大量的污泥,因为封闭的装置,使得对过滤板的清理工作十分的困难,增加工人的工作负担,装置使用不够方便;再有,该专利中,采用水清洗清灰预处理,但是在该专利中,没有设置污水回收装置,使得装置在清灰的过程中,十分的耗费水资源,增加用水成本,所以亟需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清灰预处理装置中过滤板难以清理和传统的处理装置浪费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喷头和过滤板,所述清灰箱的顶端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所述清灰箱的底端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过滤板的顶端安装有清理机构。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轨、滑块、推板、第一绳索、转杆、第二绳索、滚轮、摇杆和把手,所述过滤板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皆嵌合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皆焊接在推板的两侧,所述推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左端缠绕在转杆的外壁上,所述转杆的右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的外壁上,所述推板的前端连接有第二绳索,且第二绳索的右侧抵接在滚轮的底端,所述滚轮顶端连接在清灰箱右侧开口处内部的顶端,所述第二绳索的右端连接在摇杆的外壁上,所述摇杆的左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的右端,所述摇杆的外端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滑轨和滑块的形状皆设置为梯形,且滑块底端设置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箱、过滤网、防护网、水泵、水管和开关,所述清灰箱的底端安装有循环箱,且循环箱的顶端插设有过滤网,所述循环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端螺纹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与喷头的顶端连接,所述清灰箱的左侧安装有开关。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内部的右侧设置为倾斜状。优选的,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设置有清理装置,其中清理装置包括滑轨、滑块、推板、第一绳索、转杆、第二绳索、滚轮、摇杆和把手,通过握住把手转动摇杆,使得第二绳索慢慢缠绕在摇杆外壁上,第二绳索的缩短,拉动着推板在过滤板上向下滑动,推板的底端将过滤板上堆积的泥土推到过滤板底端清灰箱的开口处,推完后,转动转杆,转杆缠绕第一绳索,第一绳索将推板拉回过滤板上端,实现了对过滤板上沉积的污泥快速处理,且操作十分的简单,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减轻工人清理负担。2、该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设置有循环装置、其中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箱、过滤网、防护网、水泵、水管和开关,过滤板过滤掉渣尘以后的废水,进过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然后流进循环箱内部,然后通过防护网的三次过滤之后淹没水泵,当水泵被完全淹没后,打开开关,水泵工作,将循环箱内三次过滤后的水通过水管送到喷头处,实现了清灰预处理作业中产生大量的废水的回收,使得水资源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用水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板、滑轨、滑块和推板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清灰箱;2、喷头;3、过滤板;4、滑轨;5、滑块;6、推板;7、第一绳索;8、转杆;9、第二绳索;10、滚轮;11、摇杆;12、把手;13、循环箱;14、过滤网;15、防护网;16、水泵;17、水管;18、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1、喷头2和过滤板3,清灰箱1的顶端安装有喷头2,喷头2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3,清灰箱1的底端安装有循环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滑轨4、滑块5、推板6、第一绳索7、转杆8、第二绳索9、滚轮10、摇杆11和把手12,过滤板3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滑轨4,且滑轨4内皆嵌合有滑块5,滑轨4和滑块5的形状皆设置为梯形,且滑块5底端设置为圆弧状,其作用为梯形使得滑轨4能完全限定住滑块5的底端,使得滑块5不能脱离滑轨4,使得装置运行更稳定,圆弧状是为了移动更加的顺利,滑块5的顶端皆焊接在推板6的两侧,推板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绳索7,第一绳索7的左端缠绕在转杆8的外壁上,转杆8的右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1的外壁上,推板6的前端连接有第二绳索9,且第二绳索9的右侧抵接在滚轮10的底端,滚轮10顶端连接在清灰箱1右侧开口处内部的顶端,第二绳索9的右端连接在摇杆11的外壁上,摇杆11的左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1的右端,摇杆11的外端连接有把手12,过滤板3的顶端安装有清理机构,循环机构包括循环箱13、过滤网14、防护网15、水泵16、水管17和开关18,清灰箱1的底端安装有循环箱13,循环箱13的内部的右侧设置为倾斜状,其作用为使得进入循环箱13内的水能向循环箱13左侧聚拢,淹没水泵16,使得水泵16的工作更加的顺利,水泵16的型号选择为IS65-35,好处是价格适中,在脏水中表现良好,且循环箱13的顶端插设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脏了以后可进行拉出清理,只要抓柱过滤网14右端的拉手,向右侧拉动即可,清理完毕后再插回去,循环箱13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网15,防护网15内部设置有水泵16,水泵16的外端螺纹连接有水管17,水管17的顶端与喷头2的顶端连接,喷头2水源根据原专利中装置,是来自外设水源,此处对使用后的脏水进行过滤回收,是原专利中没有的,清灰箱1的左侧安装有开关18,开关18的输出端与水泵1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清灰箱1产生的大量泥土落在过滤板3上时,过滤板3将泥土中的水分过滤,泥渣残留在过滤板3表面上,此时,握住滚轮10转动摇杆11,摇杆11将连接的第二绳索9慢慢缠绕在摇杆11外壁上,摇杆11经过缠绕第二绳索9,第二绳索9在清灰箱1内部的长度缩短,第二绳索9拉着推板6在过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1)、喷头(2)和过滤板(3),所述清灰箱(1)的顶端安装有喷头(2),所述喷头(2)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箱(1)的底端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过滤板(3)的顶端安装有清理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包括清灰箱(1)、喷头(2)和过滤板(3),所述清灰箱(1)的顶端安装有喷头(2),所述喷头(2)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箱(1)的底端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过滤板(3)的顶端安装有清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预清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轨(4)、滑块(5)、推板(6)、第一绳索(7)、转杆(8)、第二绳索(9)、滚轮(10)、摇杆(11)和把手(12),所述过滤板(3)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滑轨(4),且滑轨(4)内皆嵌合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顶端皆焊接在推板(6)的两侧,所述推板(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绳索(7),所述第一绳索(7)的左端缠绕在转杆(8)的外壁上,所述转杆(8)的右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1)的外壁上,所述推板(6)的前端连接有第二绳索(9),且第二绳索(9)的右侧抵接在滚轮(10)的底端,所述滚轮(10)顶端连接在清灰箱(1)右侧开口处内部的顶端,所述第二绳索(9)的右端连接在摇杆(11)的外壁上,所述摇杆(11)的左端轴承连接在清灰箱(1)的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赟琪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隆之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