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64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包括排气管、方舱本体和缓冲机构,所述方舱本体包括堵漏训练室、灭火训练室、控制室,所述堵漏训练室的前表面铰接有堵漏训练室防护门,所述灭火训练室的前表面铰接有灭火训练室防护门,所述灭火训练室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该放置架内放置有灭火器,所述控制室的前表面铰接有控制室防护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在训练场地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相关的损管训练,有助于提高舰艇、船舶上人员的损管训练水平;通过设计的缓冲机构,有助于起到对灭火器的缓冲,减小灭火器放置时所受的反向冲击力;通过设计的支撑机构,有助于起到对排气管的支撑,减小了排气管对穿孔的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
本技术属于损管训练方舱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
技术介绍
损管是损害管制的简称。损害管制是指舰艇为保持或恢复自身生命力所采取的预防、限制和消除损害的措施和行动。损害管制的器材主要包括:堵漏器材、排水器材、消防器材等,较现代的军舰中,消防器材已发展成为自动报警消防系统。方舱:用各种坚固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方便,可移动的整体。国内大部分涉海单位因为经费原因没有建造损管训练的模拟舰船,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能使海军(警)舰艇官兵、地方船舶工作人员在训练场地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相关的损管训练,该方舱能够极大地还原真实环境下舱室的损害情况。因其可移动的特性,为使用单位有效解决因训练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固定等因素所带来的训练难题,进而使损管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化,极大提高舰艇、船舶上人员的损管训练水平。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具备三个舱室,分别为堵漏训练室、灭火训练室、控制室,可以实现舰船防沉抗沉、防火灭火训练。该方舱可以在各使用单位内部训练场地使用,也可海边、山林等野外驻训场地使用;该方舱可以在有开放水源、具备消防栓的地方使用,也可配备水箱在无水源情况下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维护保养成本低廉。现有的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使用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1.对排气管的支撑方面存在着不足;2.灭火训练室内灭火器放置时,对灭火器的进一步缓冲方面存在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对排气管的支撑方面存在着不足;灭火训练室内灭火器放置时,对灭火器的进一步缓冲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包括排气管、方舱本体和缓冲机构,所述方舱本体包括堵漏训练室、灭火训练室、控制室,所述堵漏训练室的前表面铰接有堵漏训练室防护门,所述灭火训练室的前表面铰接有灭火训练室防护门,所述灭火训练室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该放置架内放置有灭火器,所述控制室的前表面铰接有控制室防护门,所述堵漏训练室、灭火训练室、控制室上均开设有供排气管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抵块、活动块、凹槽和第一弹簧,所述穿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嵌入凹槽,另一端伸出凹槽,并连接有可与排气管相抵的抵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块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凹槽的槽底连接。优选的,所述抵块和排气管的接触面为弧形,所述活动块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控制室防护门、灭火训练室防护门、堵漏训练室防护门上均安装有观察窗,该观察窗的截面为长方形。优选的,所述方舱本体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吊装孔,所述方舱本体的四角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弹簧和放置槽,所述放置架的内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嵌入放置槽,另一端伸出放置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放置槽的槽底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放置槽为“U”型槽。优选的,所述灭火训练室的内部放置有灭火池。优选的,所述堵漏训练室内设置有堵漏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得在训练场地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相关的损管训练,有助于提高舰艇、船舶上人员的损管训练水平;(2)通过设计的缓冲机构,有助于起到对灭火器的缓冲,减小灭火器放置时所受的反向冲击力;(3)通过设计的支撑机构,有助于起到对排气管的支撑,减小了排气管对穿孔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气管支撑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C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F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堵漏训练室;2、灭火训练室;3、控制室;4、排气管;6、控制室防护门;7、灭火训练室防护门;8、堵漏训练室防护门;16、穿孔;17、抵块;18、活动块;19、凹槽;20、第一弹簧;21、放置架;22、灭火器;23、支撑板;24、第二弹簧;25、放置槽;26、方舱本体;27、吊装孔;28、灭火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包括排气管4、方舱本体26和缓冲机构,方舱本体26包括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可以实现舰船防沉抗沉、防火灭火训练,堵漏训练室1的前表面铰接有堵漏训练室防护门8,堵漏训练室防护门8起到对堵漏训练室1的防护,灭火训练室2的前表面铰接有灭火训练室防护门7,灭火训练室防护门7起到对灭火训练室2的防护,灭火训练室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21,该放置架21内放置有灭火器22,便于灭火器22的存放,控制室3的前表面铰接有控制室防护门6,控制室防护门6起到对控制室3的防护,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上均开设有供排气管4穿过的穿孔16,穿孔16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抵块17、活动块18、凹槽19和第一弹簧20,穿孔1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9,活动块18的一端嵌入凹槽19,另一端伸出凹槽19,并连接有可与排气管4相抵的抵块17,第一弹簧20的一端与活动块18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9的槽底连接,排气管4从穿孔16穿过对弧形抵块17施压,弧形抵块17受压后对活动块18施压,活动块18受压后对第一弹簧20施压,第一弹簧20受压后复位,推动活动块18向上,活动块18带动弧形抵块17抵在排气管4上,起到对排气管4的支撑,减小了排气管4对穿孔16的负荷。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抵块17和排气管4的接触面为弧形,活动块18为长方体结构,有助于通过弧形抵块17更好的起到对排气管4的支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室防护门6、灭火训练室防护门7、堵漏训练室防护门8上均安装有观察窗,该观察窗的截面为长方形,便于透过观察窗观察对应舱室内的训练情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舱本体26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吊装孔27,有助于吊车快速吊放方舱本体26,方舱本体26的四角开设有卡槽,卡槽可以实现卡车长途运输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23、第二弹簧24和放置槽25,放置架21的内底部开设有放置槽25,支撑板23的一端嵌入放置槽25,另一端伸出放置槽25,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支撑板23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放置槽25的槽底连接;支撑板23为长方体结构,放置槽25为“U”型槽,灭火器22放置时,首先对支撑板23施压,支撑板23受压后压缩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受压被压缩后,具有复位的功能,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包括排气管(4)、方舱本体(26)和缓冲机构,所述方舱本体(26)包括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所述堵漏训练室(1)的前表面铰接有堵漏训练室防护门(8),所述灭火训练室(2)的前表面铰接有灭火训练室防护门(7),所述灭火训练室(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21),该放置架(21)内放置有灭火器(22),所述控制室(3)的前表面铰接有控制室防护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上均开设有供排气管(4)穿过的穿孔(16),所述穿孔(16)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抵块(17)、活动块(18)、凹槽(19)和第一弹簧(20),所述穿孔(1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9),所述活动块(18)的一端嵌入凹槽(19),另一端伸出凹槽(19),并连接有可与排气管(4)相抵的抵块(17),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与活动块(18)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9)的槽底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包括排气管(4)、方舱本体(26)和缓冲机构,所述方舱本体(26)包括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所述堵漏训练室(1)的前表面铰接有堵漏训练室防护门(8),所述灭火训练室(2)的前表面铰接有灭火训练室防护门(7),所述灭火训练室(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21),该放置架(21)内放置有灭火器(22),所述控制室(3)的前表面铰接有控制室防护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训练室(1)、灭火训练室(2)、控制室(3)上均开设有供排气管(4)穿过的穿孔(16),所述穿孔(16)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抵块(17)、活动块(18)、凹槽(19)和第一弹簧(20),所述穿孔(1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9),所述活动块(18)的一端嵌入凹槽(19),另一端伸出凹槽(19),并连接有可与排气管(4)相抵的抵块(17),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与活动块(18)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9)的槽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损管训练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17)和排气管(4)的接触面为弧形,所述活动块(18)为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