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斌专利>正文

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61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6
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尾座(1)、管体(2)、球囊(3)、球囊识别环(4)、球囊尾部连接处(5)、球囊充气孔(6)、球囊头部连接处(7)及导管头部(8);所述尾座设有3个长短不一充气管;所述管体均分为3部分,与尾部的充气管相通;所述球囊为大、中、小3个直径的可扩张球囊,各球囊分别环绕并紧密连接于导管;所述球囊识别环位于球囊尾部与管体紧密连接处,用于不同球囊定位;所述球囊尾部连接处,球囊直径越大,包绕位置距离导管头部越远;所述球囊充气孔与尾座相应的充气管相通,每个通气孔对应一个球囊通气;所述球囊头部连接处为3个球囊头部紧密包绕管体位置;所述导管头部为硬质实心管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气道狭窄是多种良、恶性肺部疾病的并发症,如气管插管或切开术后、气管或支气管结核、肿瘤。患者通常由于气道狭窄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气道狭窄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的优点。根据狭窄的程度,需要逐步更换直径更大的球囊以达到理想的扩张效果。对同一患者进行气道扩张时通常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球囊,不仅增加了临床操作所需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设计一个能同时满足不同扩张直径的球囊,方便临床操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导管总长120~200cm,导管主体为塑料材质,球囊为高分子材料,包括尾座、管体、球囊、球囊识别环、球囊尾部连接处、球囊充气孔、球囊头部连接处及导管头部;所述尾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包括尾座(1)、管体(2)、球囊(3)、球囊识别环(4)、球囊尾部连接处(5)、球囊充气孔(6)、球囊头部连接处(7)及导管头部(8);所述尾座(1)设有3个长短不一充气管,长、中、短充气管分别对大球囊(9)、中球囊(10)、小球囊(11)充气;所述管体(2)均分为大球囊通气管(9-1)、中球囊通气管(10-1)、小球囊通气管(11-1)3部分,互不相通,尾部分别与长、中、短充气管相通,头部分别与大球囊(9)、中球囊(10)、小球囊(11)相通;所述球囊(3)为3个直径的可扩张球囊,球囊直径越大,长度越长,各球囊分别环绕并紧密连接于导管;所述球囊识别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径可调式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包括尾座(1)、管体(2)、球囊(3)、球囊识别环(4)、球囊尾部连接处(5)、球囊充气孔(6)、球囊头部连接处(7)及导管头部(8);所述尾座(1)设有3个长短不一充气管,长、中、短充气管分别对大球囊(9)、中球囊(10)、小球囊(11)充气;所述管体(2)均分为大球囊通气管(9-1)、中球囊通气管(10-1)、小球囊通气管(11-1)3部分,互不相通,尾部分别与长、中、短充气管相通,头部分别与大球囊(9)、中球囊(10)、小球囊(11)相通;所述球囊(3)为3个直径的可扩张球囊,球囊直径越大,长度越长,各球囊分别环绕并紧密连接于导管;所述球囊识别环(4)位于球囊尾部与管体紧密连接处,共2个,其中大球囊(9)与管体紧密连接处为第1识别环,小球囊(11)与管体紧密连接处为第2识别环;所述球囊尾部连接处(5),球囊尾部紧密包绕管体,球囊直径越大,包绕位置距离导管头部越远;所述球囊充气孔(6)共3个,与尾座相应的充气管相通,其中第1个球囊充气孔位于大球囊(9)内、中球囊(10)外,开口于大球囊通气管(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霞周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斌杜玉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