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61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引流管固定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一侧设有腹带,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磁套,所述的腹带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磁套相吸的磁层;所述的腹带的外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凸条,所述的凸条设置在引流管的下侧;所述的凸条的上侧设有插槽,所述的磁套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端面,所述的端面的下端延伸至插槽内布置;本方案解决引流管固定面积小,牢固性差,无法整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固定领域,特别是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体内滞留有引流管用以引流工作,引流管暴露在患者体外的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现有的引流管固定不牢固,患者动作会导致创口疼痛厉害,且多余的引流管胡乱放置在患者身上,容易降低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解决引流管固定面积小,牢固性差,无法整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一侧设有腹带,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磁套,所述的腹带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磁套相吸的磁层;所述的腹带的外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凸条,所述的凸条设置在引流管的下侧;所述的凸条的上侧设有插槽,所述的磁套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端面,所述的端面的下端延伸至插槽内布置。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插槽为水平贯穿凸条布置,所述的插槽的宽度与端面的厚度过盈配合。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凸条为橡胶材质,所述的凸条与腹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凸条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布置的边沿;所述的边沿的内侧紧贴设置在腹带的外侧面上,所述的边沿与腹带通过针线缝合连接。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凸条设有最少两个且纵向等距布置。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折弯的限位弧形板,所述的限位弧形板设置凸条的一端;所述的限位弧形板与腹带固定连接。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腹带的外侧还设有固定条,所述的固定条设置在引流管的上侧;所述的端面的上端顶紧设置在固定条的下侧上。在上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条与插槽之间的高度和端面的高度为过盈配合;所述的固定条的两端均设有倒圆角。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腹带,使得引流管可以固定在腹带上,而腹带通过缠绕、包裹、魔术贴连接等通过压力固定在人体上,引流管从而间接固定在人体上;磁层、磁套的设置,利用引流管穿入磁套,磁套与引流管相对固定,而腹带内设有与磁套相反磁性的磁层,异性相吸的原理,磁层吸引磁套,磁套被吸附到腹带的外侧面上,从而达到了水平方向的固定效果;凸条的设置,使得腹带不仅在水平方向对磁套进行固定,纵向也有凸条对磁套进行承托从而抵消重力的影响;插槽、端面下端的设置,使得磁套利用端面的下端插入插槽内,凸条不仅在纵向上承托磁套,在水平方向也进行了限位以及卡位,增强连接的牢固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插槽的结构,使得插槽的两端与外界连通,而磁套可以从两端水平插入插槽内,根据实际贴身情况,因腹带贴身有弧度,选择插入磁套的个数以达到连接牢固的效果;插槽的宽度与端面的厚度过盈配合,使得磁套与插槽的连接更为牢固,不易倾斜或滑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凸条的材质,使得腹带在弯曲紧贴人体时,凸条同步跟随腹带弯曲紧贴人体,具有弯曲性,从而引流管也更好的紧贴人体,更好整理;通过胶水的固定连接,使得凸条弯曲状态依然与腹带连接牢固,不受弯曲变形影响。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边沿,使得凸条与腹带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效果增强;边沿紧贴在腹带的外侧面上,再用针线缝合,使得不单止可以使用胶水进行固定连接,还可以使用胶水后进行针线缝合,连接更为牢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若干条凸条以及等距布置,使得引流管依次顺着凸条的引导折弯往下布置,增大固定面积,便于整理收纳。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弧形板,因引流管在依次往下布置过程中产生的折弯,限位弧形板对引流管进行一个管形限位以及固定的效果,便于引流管整理,同时对引流管的折弯处存有保护作用,具有实用性。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条以及端面上端,使得磁套的上侧设有固定条与端面的上端进行顶紧连接,进而强化磁套与腹带的连接效果,简单的晃动、摇晃磁套不会轻易掉落。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插槽之间的高度和端面的高度为过盈配合,使得磁套插入固定条与凸条之间后不容易掉落滑出;倒圆角的设置,使得磁套在两端插入时,在倒圆角导向下更容易插入,具有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凸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磁套与凸条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1、腹带;2、引流管;3、磁套;4、固定条;5、限位弧形板;6、倒圆角;7、凸条;8、线;9、磁层;10、端面;11、插槽;12、边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2的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2,所述的引流管2的一侧设有腹带1,所述的引流管2上设有磁套3,所述的腹带1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磁套3相吸的磁层9;所述的腹带1的外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凸条7,所述的凸条7设置在引流管2的下侧;所述的凸条7的上侧设有插槽11,所述的磁套3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端面10,所述的端面10的下端延伸至插槽11内布置。其实际效果为,通过设置腹带1,使得引流管2可以固定在腹带1上,而腹带1通过缠绕、包裹、魔术贴连接等通过压力固定在人体上,引流管2从而间接固定在人体上;磁层9、磁套3的设置,利用引流管2穿入磁套3,磁套3与引流管2相对固定,而腹带1内设有与磁套3相反磁性的磁层9,异性相吸的原理,磁层9吸引磁套3,磁套3被吸附到腹带1的外侧面上,从而达到了水平方向的固定效果;凸条7的设置,使得腹带1不仅在水平方向对磁套3进行固定,纵向也有凸条7对磁套3进行承托从而抵消重力的影响;插槽11、端面10下端的设置,使得磁套3利用端面10的下端插入插槽11内,凸条7不仅在纵向上承托磁套3,在水平方向也进行了限位以及卡位,增强连接的牢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槽11为水平贯穿凸条7布置,所述的插槽11的宽度与端面10的厚度过盈配合。优选的,通过设置插槽11的结构,使得插槽11的两端与外界连通,而磁套3可以从两端水平插入插槽11内,根据实际贴身情况,因腹带1贴身有弧度,选择插入磁套3的个数以达到连接牢固的效果;插槽11的宽度与端面10的厚度过盈配合,使得磁套3与插槽11的连接更为牢固,不易倾斜或滑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条7为橡胶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一侧设有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磁套,所述的腹带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磁套相吸的磁层;/n所述的腹带的外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凸条,所述的凸条设置在引流管的下侧;所述的凸条的上侧设有插槽,所述的磁套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端面,所述的端面的下端延伸至插槽内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一侧设有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磁套,所述的腹带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磁套相吸的磁层;
所述的腹带的外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凸条,所述的凸条设置在引流管的下侧;所述的凸条的上侧设有插槽,所述的磁套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端面,所述的端面的下端延伸至插槽内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为水平贯穿凸条布置,所述的插槽的宽度与端面的厚度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条为橡胶材质,所述的凸条与腹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术后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条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布置的边沿;
所述的边沿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陈沛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