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49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具体涉及医疗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垫枕,所述垫枕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垫枕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弧形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升降块与转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让移动板与垫枕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便于根据患者头部调整宽度,便于患者头部调整位置,之后通过把手可以让限制杆发生移动,使得垫枕与弧形架之间的距离扩大,便于调整高度差异,形成了一个有效空间区域,既满足颈部手术中的要求,可随时进行病情观察,保障了医疗过程安全及效率,使得患者舒适易于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
技术介绍
行颈部介入超声或甲状腺射频消融时,在做此类手术前会使用无菌无纺布洞巾或无菌棉布覆盖颈部及颜面部,形成一个只袒露颈部的无菌手术区域,但缺陷是:1.无菌棉布或无纺布洞巾会完全遮住并紧贴患者的口鼻颜面部,导致患者在呼吸时鼻翼运动受阻呼吸不畅,且口鼻呼出的潮气流动不畅易在局部聚集,此时患者会感觉闷热烦躁,不太配合完成穿刺或治疗;2.此类行颈部介入超声一般均使用局部麻醉,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但是颜面部因被无菌棉布或无纺布洞巾紧贴覆盖漆黑一片患者会产生恐惧害怕、紧张担心的心里变化,严重的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心率缓慢、昏厥;3.患者颜面部被无菌棉布或无纺布洞巾紧贴覆盖,也不利于医务工作者时刻来观察患者的颜面、呼吸情况及病情观察,往往得采取揭开无菌棉布或无纺布洞巾的办法查看患者情况而延缓和干扰穿刺或治疗的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空间区域,用于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垫枕(2),所述垫枕(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垫枕(2)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架(3),所述弧形架(3)的两端均设置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与弧形架(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4)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与横杆(4)活动连接;/n所述推动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升降块(7),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推动板(5)固定连接,以及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升降块(7)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块(7)的一侧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垫枕(2),所述垫枕(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垫枕(2)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架(3),所述弧形架(3)的两端均设置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与弧形架(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4)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与横杆(4)活动连接;
所述推动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升降块(7),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推动板(5)固定连接,以及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升降块(7)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块(7)的一侧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9),所述连接弹簧(9)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杆(10),所述限制杆(10)与套筒(8)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滑槽(11),所述限制杆(10)的一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与滑槽(11)活动连接,所述把手(12)的一端贯穿滑槽(11)并延伸至一侧,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数量为多个,且每相邻两个所述卡块(14)之间的宽度与限制杆(10)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超声介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3)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筠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