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感染保护罩。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软式内镜技术已从单一的辅助检查项目,发展成为消化道、呼吸道等相关疾病不可或缺的诊治手段。由于软式内镜是一项经口或经肛的侵入性诊疗手段,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呛咳、呕吐等均易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或停留在物体表面;同时,患者体液、血液等分泌物极易暴露或残留在环境或物体及器械表面,具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内镜诊疗区域被《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归为高危险领域。内镜下微创治疗,如EMR、ESD、STER等,手术级别较高,通常会侵及粘膜下层进入患者体内无菌区域,因此,对内镜诊治环境、设备及仪器表面的菌落总数要求更高。根据国家要求及消毒剂作用特点,应及时对内镜诊疗设备表面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并保留作用30分钟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这种消毒方式容易留死角,时间较长,而且消毒液的长期使用可能会损害设备表面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尤其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对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组件(1)、第二防护组件(2)和第三防护组件(3),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套设于显示器(4)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套设于内镜挂杆(5)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套设于设备主体(6)上;/n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设置有收紧口(7)和附件放置袋(8);/n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为十字构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组件(1)、第二防护组件(2)和第三防护组件(3),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套设于显示器(4)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套设于内镜挂杆(5)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套设于设备主体(6)上;
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设置有收紧口(7)和附件放置袋(8);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为十字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包括第一防护主体(101),所述第一防护主体(101)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收紧组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包括第二防护主体(201),所述第二防护主体(201)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收紧组件(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包括连接主体(301)和防护主体(302),所述连接主体(301)周侧与至少一个防护主体(302)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琇,陶克,朱炫瑞,田贺峰,郭少宁,范颖,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