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肋软骨剥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肋软骨剥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外伤或先天缺损的重建手术以及美容外科手术中,为了规避人体的排异反应,经常会使用受术者自体的肋软骨作为填充物,但肋软骨取出时,由于受到工具结构的限制,一般是在整段肋软骨横向上切取一部分备用,很难做到在供区肋软骨横向上截取一部分并保留一部分横向连接。处于横向缺损状态的供区肋软骨创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愈合,并且供区的肋软骨横向缺损后,周边的肋神经会失去依附,极易受损,因此手术创伤较大,受术人员康复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一种肋软骨剥取器,它能够根据需要将适当宽度的一段肋软骨从整根肋软骨上剥离,使供区肋软骨保留部分横向连接,有效缩短供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并保持对周边肋神经的支撑,减轻术中和术后对肋神经的损伤,剥取肋软骨时,肋软骨上无完全横切的切口,有利于避开肋神经的位置,对肋神经实现完整保留,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手术创伤。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 ...
【技术保护点】
1.肋软骨剥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通过铰接轴(3)相互铰接,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于铰接轴(3)处交叉且能够以铰接轴(3)为圆心转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的长度方向均与铰接轴(3)的轴方向平行,第一夹板(4)远离铰接轴(3)的一侧边沿安装纵切刀(6),纵切刀(6)沿第一夹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纵切刀(6)通过螺栓(7)与第一夹板(4)连接,纵切刀(6)的刃部为锯齿状,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相向的表面均设置刺钉(8)。/n
【技术特征摘要】
1.肋软骨剥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通过铰接轴(3)相互铰接,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于铰接轴(3)处交叉且能够以铰接轴(3)为圆心转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的长度方向均与铰接轴(3)的轴方向平行,第一夹板(4)远离铰接轴(3)的一侧边沿安装纵切刀(6),纵切刀(6)沿第一夹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纵切刀(6)通过螺栓(7)与第一夹板(4)连接,纵切刀(6)的刃部为锯齿状,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相向的表面均设置刺钉(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软骨剥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切刀(6)的宽度为1cm-1.7cm,纵切刀(6)的长度为2.5cm-4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庆宝,侯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胸科医院山东省呼吸病与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