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47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二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上的第一限位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钳体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内侧的牵引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形成抱箍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且便于通过调节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对距离对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且便于通过牵引杆对调节过程中的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及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
技术介绍
持骨钳供骨科手术时夹持骨骼,起到固定、复位的作用,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现有公开号为CN2089265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驱动杆、锁块和齿条,所述第一钳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钳嘴,所述第二钳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弧形钳嘴相对的第二弧形钳嘴,所述第一钳柄内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齿条末端设置在固定座上且前端穿过通孔而向前延伸,所述第二钳柄外侧设置有指向齿条的导向套,所述驱动杆同心设置在导向套中,所述驱动杆前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位于限位片与导向套之间的弹簧,所述驱动杆后端设置有拨片。但是,上述的这种目前的持骨钳由于且本身的设计特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钳体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骨科用持骨钳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目前的持骨钳由于且本身的设计特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钳体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骨科用持骨钳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包括第一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二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上的第一限位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钳体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内侧的牵引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形成抱箍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且便于通过调节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对距离对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且便于通过牵引杆对调节过程中的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较佳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第一手持部相铰接的第一牵引杆以及与第二手持部相铰接的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远离与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连接的通过转轴合页相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便于通过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对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牵引组件对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进行限位的质量;较佳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分别与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厚度以其长度方向依次递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较佳的,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的外周分别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且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远离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外翻的弧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较佳的,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中部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较佳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内壁的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通过高分子黏结剂分别与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相粘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便于通过缓冲垫圈有效的增加了第一限位卡槽和对第二限位卡槽对骨骼之间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且通过设置第一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手持部相连接的第二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上的第一限位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钳体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内侧的牵引组件,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形成抱箍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且便于通过调节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对距离对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且便于通过牵引杆对调节过程中的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自定心自锁持骨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自定心自锁持骨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自定心自锁持骨钳的局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手持部;12、第二手持部;21、第一钳体;211、第一限位卡槽;22、第二钳体;221、第二限位卡槽;3、缓冲垫圈;41、第一牵引杆;42、第二牵引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3,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包括第一手持部11、与第一手持部11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12、与第一手持部11相连接的第一钳体21、与第二手持部12相连接的第二钳体22、设置在第一钳体21上的第一限位卡槽211、设置在第二钳体22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21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22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内侧的牵引组件,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卡槽211和第二限位卡槽221形成抱箍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且便于通过调节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相对距离对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且便于通过牵引杆对调节过程中的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卡槽211和第二限位卡槽221对骨骼进行夹持固定的质量;参考图2和图3,牵引组件包括与第一手持部11相铰接的第一牵引杆41以及与第二手持部12相铰接的第二牵引杆42,第一牵引杆41和第二牵引杆42远离与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相连接的通过转轴合页相铰接,从而便于通过第一牵引杆41和第二牵引杆42对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牵引组件对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进行限位的质量;参考图1、图2和图3,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分别与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一体成型,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的厚度以其长度方向依次递减,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持部(11)、与所述第一手持部(11)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12)、与所述第一手持部(11)相连接的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手持部(12)相连接的第二钳体(22)、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21)上的第一限位卡槽(211)、设置在所述第二钳体(22)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21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22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内侧的牵引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持部(11)、与所述第一手持部(11)相铰接的第二手持部(12)、与所述第一手持部(11)相连接的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手持部(12)相连接的第二钳体(22)、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21)上的第一限位卡槽(211)、设置在所述第二钳体(22)上的与第一限位卡槽(21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卡槽(22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内侧的牵引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第一手持部(11)相铰接的第一牵引杆(41)以及与第二手持部(12)相铰接的第二牵引杆(42),所述第一牵引杆(41)和第二牵引杆(42)远离与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12)相连接的通过转轴合页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定心自锁持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分别与第一手持部(1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