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核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46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2
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在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一个负压控制阀,使医生可以通过单独操作负压控制阀控制吸引头的负压吸引,从而无须其他医生协助控制外部的负压设备,达到解放医疗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痔核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痔核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在长期的药物治疗等相对比较保守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手术治疗,而PPH手术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痔疮治疗方法,PPH中文意为“痔和直肠黏膜脱垂的手术”,PPH手术方法的机理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粘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粘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同时由于位于粘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供给痔的动脉被切断,术后痔血供减少。但是这种环切手术需要麻醉并住院治疗,具有一定痛苦,而且破坏直肠与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外观,会造成肛管狭窄。针对上述痔疮手术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人们会根据情况对处于二期、三期的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及直肠息肉进行套扎术治疗。痔疮套扎术(RPH)是由祖国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此法是通过特制的自动痔核吸引装置在齿线上方1.5~3cm的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于痔或痔上粘膜的基底部,通过胶圈的紧缩、绞勒阻断痔疮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瘀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套扎组织逐渐脱落,创面组织修复而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采用痔疮套扎器进行治疗具有套扎治疗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省时、省力、实用、简便,病人更安全,免吃药、不打针、无交叉感染,经诊疗后并发症罕见等优点受到广泛采用。现有的痔疮套扎器通常都是采用手枪式设计且均需要通过气管外接负压吸附气源,没有负压气源则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同时,现有的痔疮套扎器在套扎过程中,由于负压设备源需要护理人员操作,控制负压值,另一名医生则手持痔疮套扎器对病人进行套扎,需要至少两人协同配合,给操作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是提供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在套扎操作时除了操作套扎器械的医生外还需要一名医生协助适时操作外部的负压设备,保证吸管能够自如的对准抓取痔核然后开启负压状态进行负压吸附,便于后续的结扎操作,因此给操作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医疗资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优选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呈90度弯折的设置有一吸引端头,所述吸引头气密性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上。优选于:所述吸引头为球形的壳罩结构,壳罩结构的罩口即为所述吸引口,所述吸引口的口径小于壳罩结构的内直径,所述吸引头的另一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吸引口同轴的连接颈管,所述连接颈管气密性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上,所述吸引口的边缘为倒圆角结构。优选于:所述负压连接头上与所述吸引管对应的另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外部负压源的宝塔接头。优选于:所述负压连接头一体成型的连接设置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优选于: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所述负压连接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手柄。优选于:所述吸引头、吸引管以及负压连接头均为全透明的PP材质。优选于:所述阀塞通过一柔性连接条连接在所述泄压阀孔的孔肩部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一个负压控制阀,使医生可以通过单独操作负压控制阀控制吸引头的负压吸引,从而无须其他医生协助控制外部的负压设备,达到解放医疗资源的目的;2、吸引管的前端的吸引端头弯折90度,在装设吸引头后,吸引头的吸引口对应的方向与吸引管的轴向垂直,进而能够从侧面直接对应肛门镜侧壁上的操作窗口,进而能够精准直接的将操作窗口上暴露出的痔核吸取住,在将痔核横向拉出后,痔疮根部需要套扎的部位完全暴露在医生的直线视野之内,便于结扎操作;3、所述吸引头设置呈口小腹大的球形壳罩结构,能够用于吸纳体积较大的痔疮体,避免了因痔疮体过大导致无法完全将痔核吸入,进而无法从痔疮根部进行套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3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痔核吸引装置作更为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1以及吸引管2,所述吸引头1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11,所述吸引头1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吸引管2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可以是外源性负压,也可以是简易的手动负压器,例如活塞式负压泵等等,此为常规设备,因此未在图中示出)的负压连接头3,所述吸引管2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4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3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4(说明书附图中显示的均为后者),所述负压控制阀4包括泄压阀孔41以及阀塞42,所述泄压阀孔41与所述吸引管2连通,所述阀塞42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41中。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利用所述吸引头1对准患处进行负压吸引,将痔核进行抓取,在此过程中,同步将穿设有套扎线5的套扎线推杆6一起伸入肛门镜7中,并将套扎线推杆6前端穿出的套扎线5打成可牵拉收紧的套扎圈,把套扎圈套在吸引头1上,利用所述负压连接头3连接的外部负压源所提供的负压吸附能力,使吸引头1吸附住所述肛门镜7侧筒壁上的操作窗口71中暴露的痔核,再通过控制所述套扎线推杆6将套在吸引头1上的套扎圈横向推动至套在痔核的根部,然后牵拉从套扎线推杆6尾端伸出的套扎线5,使套扎圈收紧将痔核根部扎紧,实现套扎,而医生在单独操作吸引痔核过程中,只需将所述阀塞42塞堵在所述泄压阀孔41中后,使吸引头1至负压源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负压腔体,从而能够利用所述负压源提供的负压使所述吸引头1具备负压吸附痔核的能力,而当将所述阀塞42从所述泄压阀孔41中拔出后,便破坏了吸引头1至负压源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负压通道,因此吸引头1便丧失了负压吸附能力,从而使医生能够通过操控所述负压控制阀4实现控制吸引头1在无负压对位以及对位后的负压吸附动作,只需一个人便可以完成整个套扎操作,极大的解放了医疗资源。所述吸引管2的前端呈90度弯折的设置有一吸引端头21,所述吸引头1气密性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21上,进一步,所述吸引头1为球形的壳罩结构,壳罩结构的罩口即为所述吸引口11,所述吸引口11的口径小于壳罩结构的内直径,将所述吸引头1设置呈口小腹大的球形壳罩结构,在遇到体积较大的痔疮时,也能够确保将痔疮吸纳进所述吸引头1的壳罩内腔体中,从而将痔疮横向拉至露出根部,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核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呈90度弯折的设置有一吸引端头,所述吸引头气密性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痔核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为球形的壳罩结构,壳罩结构的罩口即为所述吸引口,所述吸引口的口径小于壳罩结构的内直径,所述吸引头的另一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吸引口同轴的连接颈管,所述连接颈管气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罡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