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45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属于肠道微生物技术领域,包括胶囊壳、密封板、充电口、纳米电池、CPU处理单元、分隔筒、胶囊盖、无线收发器、中央处理模块、微型马达、防水轴承、转轴、进料管、对接块、密闭盖、橡胶环、橡胶筒、棱柱螺纹筒、套环、定位环和橡胶圈,胶囊壳的底部卡接有密封板,胶囊壳内壁的底部嵌入粘接有电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对接块能够在进料管中上下移动,使胶囊盖和胶囊壳进入肠道后,对接块就能够在胶囊盖中向下移动,肠道中的微生物通过进料管进入胶囊盖中,然后对接块在胶囊盖中向上移动,将进料管堵住并且完全密封,使胶囊盖样本不会混入杂质,具有样本采集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肠道微生物
,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
技术介绍
肠道微生物指动物肠道中存在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群微生物依靠动物的肠道生活,同时帮助寄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肠道不仅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非常多,接近人体体细胞数量的十倍,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在内的多种疾病都有关联性,但针对大面积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样本的全面研究少之又少,一个原因是全面采集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样本极为困难,所以就需要肠道微生物采集器,目前有三种采集肠道微生物样本的方法,第一种:是粪便采集与分析,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直肠拭子,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内窥镜活检采集一小块胃肠道表皮样本,这三种方式要么样本采集不够准确,要么对人体后伤害。因此,亟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
技术实现思路
该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样本采集不够准确,对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包括胶囊壳(1)、密封板(2)、充电口(3)、纳米电池(4)、CPU处理单元(5)、分隔筒(6)、胶囊盖(7)、无线收发器(8)、中央处理模块(9)、微型马达(10)、防水轴承(11)、转轴(12)、进料管(13)、对接块(14)、密闭盖(15)、橡胶环(16)、橡胶筒(17)、棱柱螺纹筒(18)、套环(19)、定位环(20)和橡胶圈(2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壳(1)的底部卡接有密封板(2),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底部嵌入粘接有电口(3),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杆粘接有纳米电池(4),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中间粘接有CPU处理单元(5),所述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肠道微生物采集器,包括胶囊壳(1)、密封板(2)、充电口(3)、纳米电池(4)、CPU处理单元(5)、分隔筒(6)、胶囊盖(7)、无线收发器(8)、中央处理模块(9)、微型马达(10)、防水轴承(11)、转轴(12)、进料管(13)、对接块(14)、密闭盖(15)、橡胶环(16)、橡胶筒(17)、棱柱螺纹筒(18)、套环(19)、定位环(20)和橡胶圈(2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壳(1)的底部卡接有密封板(2),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底部嵌入粘接有电口(3),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杆粘接有纳米电池(4),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中间粘接有CPU处理单元(5),所述胶囊壳(1)内壁的顶部嵌套粘接有分隔筒(6),所述分隔筒(6)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胶囊盖(7),所述CPU处理单元(5)的底部电性连接有无线收发器(8),所述CPU处理单元(5)的底部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模块(9),所述CPU处理单元(5)的顶部粘接有微型马达(10),所述分隔筒(6)的底部嵌入焊接有防水轴承(11),所述防水轴承(11)的中间贯穿焊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底部连接在微型马达(10)中,所述胶囊盖(7)的中间嵌入粘接有进料管(13),所述进料管(13)的底部无缝嵌入有对接块(14),所述对接块(14)的底部粘接有密闭盖(15),所述对接块(14)的中间嵌套粘接有橡胶环(16),所述密闭盖(15)顶部的内侧嵌套粘接有橡胶筒(17),所述密闭盖(15)的底部粘接有棱柱螺纹筒(18),且棱柱螺纹筒(18)与转轴(12)螺纹套接,所述棱柱螺纹筒(18)的底部活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舟吴楠薛文建张荣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普瑞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