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458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锤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管、转动轴、转动齿轮和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固定管固定在锤柄上,转动齿轮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设于固定管内壁上,且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传动连接,转动轴底端穿过固定管顶部伸入固定管内,且转动轴与固定管同心布置,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底部;叩诊锤组件,叩诊锤组件连接在转动轴的顶侧壁上;触觉针组件,触觉针组件转动连接在固定管的顶外壁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于固定管的外侧壁上,且控制组件与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神经内科临床诊疗中,医生经常需要使用叩诊锤和触觉针对病人的心率、关节和神经进行检查,触觉针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只,以便测定不同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关联性,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距离测定,还需要额外使用测距仪器,非常麻烦。而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叩击诊疗操作中,往往都采用认为敲打的方式,而且只能是前后敲打,对于左右敲打的部位则不太方便操作,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诊疗的工作效率。因此,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功能丰富的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神经内科临床诊疗中诊疗器械功能单一,操作不便以及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功能丰富的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锤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管、转动轴、转动齿轮和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所述固定管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锤柄上;所述转动齿轮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固定管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管顶部伸入所述固定管内,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管同心布置,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叩诊锤组件,所述叩诊锤组件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顶侧壁上;触觉针组件,所述触觉针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的顶外壁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通过利用转动组件,能够实现该辅助装置能够反复进行左右转动,同时配合利用叩诊锤组件能够实现对患者进行前后左右的叩击检查,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敲打,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诊疗工作效率,触觉针组件的设置进一步丰富了该辅助装置的功能,扩大了该辅助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功能丰富,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极大地满足神经内科的检查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管,所述弹性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顶部,且所述叩诊锤组件连接在所述弹性管侧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叩诊组件的灵活转动,满足操作人员手持该辅助装置对患者进行左右的叩击检查。进一步的,所述叩诊锤组件包括横杆、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转轴、摆杆和锤头,所述横杆的一端垂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管侧壁上,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横杆内部,且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杆向外部伸出,所述锤头固定在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端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辅助装置的结构更加灵活,既可以实现对患者进行左右的叩击检查,也可以实现前后的叩击检查。进一步的,所述锤头采用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材质中的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该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弹性管顶部,并与所述弹性管固定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弹性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辅助装置的结构紧凑性更好。进一步的,所述触觉针组件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柄包括第一针柄和第二针柄,所述第一针柄铰接在所述固定管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针柄内部设有滑道,所述第二针柄外侧壁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针柄和所述第二针柄上均形成有定位槽,所述针体包括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所述第一触觉针和所述第二触觉针分别与所述第一针柄和所述第二针柄对应布置,并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针柄和所述第二针柄的定位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触觉针不仅能够对病人的心率、关节和神经等进行检查,而且还可以测定不同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为条形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进行移动,从而测定不同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针柄和所述第二针柄上均形成有刻度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测量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无需再用其他测量部件,提高了该装置操作的便捷性,简化了神经内科检查过程中繁琐的程序。进一步的,还包括叉臂和套环,所述叉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锤柄上,另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套环套设于患者的脚趾或手指上,握住锤柄进行拉伸,即可实现患者的被动伸屈动作,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诊断患者的关节神经损伤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叉臂和所述套环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叉臂和多个所述套环对应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丰富了该装置的功能,提高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中触觉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中固定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锤柄,2-转动组件,21-固定管,22-转动轴,23-转动齿轮,231-主动锥齿轮,232-从动锥齿轮,24-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5-弹性管,26-盖板,3-叩诊锤组件,31-横杆,32-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33-摆杆,34-锤头,4-触觉针组件,41-针柄,411-第一针柄,412-第二针柄,42-针体,421-第一触觉针,422-第二触觉针,43-定位槽,44-刻度线,5-控制组件,6-叉臂,7-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锤柄(1);/n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固定管(21)、转动轴(22)、转动齿轮(23)和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所述固定管(21)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固定管(2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锤柄(1)上;所述转动齿轮(23)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锥齿轮(231)和从动锥齿轮(232),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设于所述固定管(21)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31)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2)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管(21)顶部伸入所述固定管(21)内,且所述转动轴(22)与所述固定管(21)同心布置,所述从动锥齿轮(23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2)的底部;/n叩诊锤组件(3),所述叩诊锤组件(3)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2)的顶侧壁上;/n触觉针组件(4),所述触觉针组件(4)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21)的顶外壁上;/n控制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5)设于所述固定管(2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控制组件(5)与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锤柄(1);
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固定管(21)、转动轴(22)、转动齿轮(23)和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所述固定管(21)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固定管(2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锤柄(1)上;所述转动齿轮(23)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锥齿轮(231)和从动锥齿轮(232),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设于所述固定管(21)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31)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2)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管(21)顶部伸入所述固定管(21)内,且所述转动轴(22)与所述固定管(21)同心布置,所述从动锥齿轮(23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2)的底部;
叩诊锤组件(3),所述叩诊锤组件(3)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2)的顶侧壁上;
触觉针组件(4),所述触觉针组件(4)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21)的顶外壁上;
控制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5)设于所述固定管(2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控制组件(5)与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正反转驱动电机(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还包括弹性管(25),所述弹性管(25)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2)的顶部,且所述叩诊锤组件(3)连接在所述弹性管(25)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叩诊锤组件(3)包括横杆(31)、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32)、转轴、摆杆(33)和锤头(34),所述横杆(31)的一端垂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管(25)侧壁上,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32)设于所述横杆(31)内部,且所述第二正反转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摆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杆(31)向外部伸出,所述锤头(34)固定在所述摆杆(33)的另一端端部,所述控制组件(5)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丹赵红念孙素姣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