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38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煮水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壶。该电热壶包括壶身、壶嘴、电热盘和余水管。壶身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壶嘴固定设置在壶身的外壁上,壶嘴与容纳腔连通;电热盘设置于壶身的底部,电热盘上设置有显露于容纳腔的加热面;以及余水管,设置在容纳腔内,余水管与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余水管的第一端呈封闭状、第二端呈开口状并朝向加热面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壶身内设置余水管,水烧开后将电热壶倾斜到一定角度倒出热水时,电热壶内的水将会灌进余水管,当把电热壶放正时,余水管内的水会自动回流壶底,使电热盘的余热被水吸收并蒸发,稳定降低电热盘的温度,延长电热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壶
本技术涉及煮水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壶。
技术介绍
电热壶产品,作为一种常用的盛水加热容器,具有加热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居家生活、办公室等场所常用的一种小电器。电热壶的壶体为单一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制成,双层保温的电热壶内胆一般采用不锈钢,外层可用不锈钢、陶瓷、塑料等制成,中间有保温材料。电热壶煮水时,液体盛入盛液腔体内进行加电煮水,水开后温控器自动断电,然后倒入暖瓶或其他容器。因电热壶是用电热管加热的,外层由电热盘与水直接接触。断电后电热盘的温度一般在180度左右,而开水已经从电热壶中倾倒完毕,如这时高温状态电热盘和空气直接接触或是直接加凉水连续烧水,一是影响电热管使用寿命,二是高温余热容易把金属壶底部的水垢烧焦,其有害物质不断地释放到饮用的开水中,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使电热盘的温度稳定降低的电热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热壶,能够使电热壶中留下部分热水,使电热盘温度稳定降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壶身,所述壶身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n壶嘴,固定设置在所述壶身的外壁上,所述壶嘴与所述容纳腔连通;/n电热盘,设置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电热盘上设置有显露于所述容纳腔的加热面;以及/n余水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余水管与所述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余水管的第一端呈封闭状并向上延伸、第二端呈开口状并朝向所述加热面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
壶嘴,固定设置在所述壶身的外壁上,所述壶嘴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电热盘,设置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电热盘上设置有显露于所述容纳腔的加热面;以及
余水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余水管与所述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余水管的第一端呈封闭状并向上延伸、第二端呈开口状并朝向所述加热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呈封闭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呈开口状并朝向所述加热面的中心位置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有封口螺丝,所述封口螺丝与所述第一水管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呈朝向所述加热面并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合徐希鹏张树杰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宇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