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33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支承杆组件包括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依次铰接构成一波浪造形,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的前半段构成第一弧形构造,第二支承分杆的后半段与第三支承分杆构成第二弧形构造,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与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以反向配置,通过这样的支承杆组件,使得休闲家具克服弯管不易折叠,折叠后展开后强度不足的缺点,通过简单的铰接结构,实现支承杆组件快速打开,折叠,同时使用时结构稳固安全;这样就实现了类似躺椅、躺床等休闲家具的可折叠化,减小了类似休闲家具的存储空间,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人休息/休闲的家具,尤其涉及一种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
技术介绍
户外休闲家具包括躺床(躺椅)、摇床(摇椅)等,供人们休息/休闲时所用。躺床(躺椅)、摇床(摇椅)一般都包括支承组件和床(椅)面组件。如公开号为CN108887969A的折叠躺椅,包括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面料,折叠架由面架及支架构成,面架两侧设有扶手杆,面架中部设有座架,座架上一体式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部。如CN209377113U的一体式快速折叠躺椅,包括纵向设置的两侧X形主座支撑管,两侧X形主座支撑管前侧通过上三管连接件和下三管连接件连接有横向设置的X形扶手管和纵向设置的两侧X形脚座支撑管。如CN209171727U的锁止结构和可折叠躺椅,上述三个公开文献披露的折叠躺椅中,多根直线型管件相互轴接形成一个支撑管,在折叠躺椅展开时,该支撑管呈直线型或各管件之间呈一定角度的转弯。CN107212662A的躺床的支承组件及躺床,CN205018597U的一种摇床,CN205696714的折叠摇椅,上述文献的公开的休闲家具,无论是作为落地的支承部件,还是作为椅体的两侧支撑杆,均使用了具有一定弧度的弯管;但是上述休闲家具未考虑可折叠模式,主要是基于弯管折叠后展开后的承受力不足;这增加了类似休闲家具的存储空间及包装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进一步地提供具有该种支承杆组件的休闲家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包括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所述的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依次铰接构成一波浪造形,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的前半段构成第一弧形构造,第二支承分杆的后半段与第三支承分杆构成第二弧形构造,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与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以反向配置。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可沿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第二支承分杆与第三支承分杆可沿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从而使三根支承分杆相互折叠并收拢在一起。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两根支承分杆之间通过轴销进行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支承分杆为实心杆或空心管。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两根支承分杆之间以中心轴对齐方向进行铰接,或两根支承分杆之间以偏心式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第二支承分杆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二外联铰接点。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支承分杆的头部位置设有第一外联铰接点。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支承分杆外设有护套。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支承分杆为扁条或方管或圆管,所述的支承分杆的材质为铝合金、铁或塑料。本技术的另一个主题为:躺椅,包括所述的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所述的支承杆组件作为椅体的侧部支承杆或支撑在地面上的底部支承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相互铰接成波浪造型,使得支承杆组件可被快速折叠、打开,并且结构牢固稳定,这就使得休闲家具克服弯管不易折叠,折叠后展开后强度不足的缺点,实现了类似躺椅、躺床等休闲家具的可折叠化,减小了类似休闲家具的存储空间,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联接杆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相邻分侧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一;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相邻分侧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二;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图1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图1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一;图1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图1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图1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图1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的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图2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的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折叠躺椅,包括布置有椅面01的椅框02和支承组件03,支承组件03由多个可折叠和打开的支承杆组件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承杆组件被用于作为椅体的侧部支承杆或支撑在地面上的底部支承杆如图2、3所示,椅框02包括两根平行的可折叠的侧部支承杆1,支承组件03包括两根平行的底部支承杆3。椅面01的两侧部以套孔或绑绳固定在侧部支承杆1上。椅面01横向紧绷,通过侧部支承杆1将椅面01支撑展开,面料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特斯林料。具体而言,每根侧部支承杆1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部支承杆101、第二分侧部支承杆102和第三分侧部支承杆103。三根分侧部支承杆使得侧部支承杆1整体形成根据人体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所述的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依次铰接构成一波浪造形,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的前半段构成第一弧形构造,第二支承分杆的后半段与第三支承分杆构成第二弧形构造,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与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以反向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5 CN 20192104779181.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所述的三根弯曲的支承分杆依次铰接构成一波浪造形,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的前半段构成第一弧形构造,第二支承分杆的后半段与第三支承分杆构成第二弧形构造,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与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以反向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承分杆与第二支承分杆可沿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第二支承分杆与第三支承分杆可沿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从而使三根支承分杆相互折叠并收拢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根支承分杆之间通过轴销进行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分杆为实心杆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佳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煌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