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床头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32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床头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移动层(1)、储物层(2)和抽屉层(3),所述移动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2)的顶面相连;所述储物层(2)的前侧面为开放式,所述储物层(2)的内腔顶面设置有照明单元(5),所述储物层(2)在靠近床的外壁上设置有远程呼叫铃(6),所述远程呼叫铃(6)和照明单元(5)均与电源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餐桌、报警、储物、照明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床头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床头柜,尤其涉及一种兼具餐桌、报警、储物、照明功能于一体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多功能床头柜,属于家具设备

技术介绍
家居用床头柜是近代家具中设置在床头两边的小型立柜,可存放杂物或衣物。其造型与现代常见的床边柜相仿。家居型柜台使用方便,有助于物品的安放。贮藏于床头柜中的物品,大多是为了适应需要和取用的物品等,摆放在床头柜上的物品,则多是为卧室增添温馨的气氛的照片、小幅画和插花等。现有的,无论是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的床头柜,功能都太过于简单,尤其是对于长期瘫痪在床的老人来说,床头柜的功能尤为显得重要。现有的家居床头柜存在以下缺点:1.柜体高度不可以调节;2.取物没有灯光,晚上需要开灯,灯光太刺眼;3.没有紧急呼救、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餐桌、报警、储物、照明功能于一体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多功能床头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床头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移动层、储物层和抽屉层,所述移动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的顶端相连,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的顶面相连;所述储物层的前侧面为开放式,所述储物层的内腔顶面设置有照明单元,所述储物层在靠近床的外壁上设置有远程呼叫铃,所述远程呼叫铃和照明单元均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所述照明单元为LED灯。所述滑块以半包的方式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为一个长方体形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的底面中部沿所述密闭空腔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升降杆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的顶面相连,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调节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体连接有水平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挡圈,所述调节柱的底端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挡圈,所述调节柱的外径较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径小1~2mm,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宽度相同且均大于5mm;所述支撑柱的中上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设置有调节钮。所述螺杆的内端连有橡胶垫。所述抽屉层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为止刹轮。所述储物层和抽屉层组成一个柜体,所述移动层为一板材,所述板材的长度大于所述柜体的长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床头柜,储物层和抽屉层的设置,实现了本技术的储物功能,并且储物层的顶面亦可放置一些高度小于支撑柱的物品。移动层的设置,使本技术中的该板材可作为桌面来使用,尤其适合长期瘫痪在床的老人使用,当老人在床上就餐时,移动该床头柜到老人附近,然后调节升降杆到适合高度,再拉伸移动层至卧床老人的身前,即可实现床上就餐。照明单元的设置,实现了本技术的照明功能,照明单元位于储物层内部并且位置较低,使该照明单元的灯光柔和,不刺眼,方便利用该照度取物,非常方便、实用。远程呼叫铃的设置,实现一键呼救,方便家人或者护理人员及时得知老人需要救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多功能床头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移动层1、储物层2和抽屉层3,所述储物层2和抽屉层3组成一个柜体,该柜体为方形,柜体的高度为576mm,柜体的长度为480mm,柜体的宽度为420mm;柜体的上层为储物层2,储物层2的高度为242mm,柜体的下层为抽屉层3,抽屉层3为一个抽屉,抽屉层3的前侧面面板上设置有把手,把手优选为圆形。所述移动层1为一板材,板材为长方形,所述板材的长度大于所述柜体的长度。具体地,板材的长度为600mm,板材的厚度为18mm,板材的宽度为400mm。储物层2和抽屉层3的设置,实现了本实施例的储物功能,并且储物层2的顶面亦可放置一些高度小于支撑柱7的物品。板材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为330mm,滑槽11的厚度为16mm,滑槽11位于板材的中部,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2的顶面相连。具体地,所述滑块以半包的方式位于所述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为一个长方体形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的底面中部沿所述密闭空腔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滑块相连。滑槽11为密闭空腔的设置,不仅能够对滑块的滑动轨迹进行限位,密闭空腔的两端还具有挡板的作用,防止滑块从滑槽11中脱落。优选地,密闭空腔的两端还设置有弹性件,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弹性件优选为弹簧。移动层1的设置,使该板材可作为桌面来使用,尤其适合长期瘫痪在床的老人使用,当老人在床上就餐时,移动该床头柜到老人附近,然后调节升降杆4到适合高度,再拉伸移动层1至卧床老人的身前,即可实现床上就餐。所述储物层2的前侧面为开放式,所述储物层2的内腔顶面设置有照明单元5,照明单元5与电源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照明单元5为LED灯。照明单元5的设置,实现了本实施例的照明功能,照明单元5位于储物层2内部并且位置较低,使该照明单元5的灯光柔和,不刺眼,方便利用该照度取物,非常方便、实用。所述储物层2在靠近床的外壁上设置有远程呼叫铃6,所述远程呼叫铃6与电源模块相连。远程呼叫铃6为电铃。远程呼叫铃6上设置有按钮,实现一键呼救,方便家人或者护理人员及时得知老人需要救助。所述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所述升降杆4包括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2的顶面相连,所述支撑柱7内设置有调节柱8,所述支撑柱7的顶端一体连接有水平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挡圈,所述调节柱8的底端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挡圈,所述调节柱8的外径较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径小1~2mm,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宽度相同且均大于5mm;所述支撑柱7的中上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外端设置有调节钮9。所述螺杆12的内端连有橡胶垫。橡胶垫抵靠调节柱8后将支撑柱7和调节柱8固定。所述抽屉层3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为止刹轮。从而方便本实施例的床头柜的移动和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移动层(1)、储物层(2)和抽屉层(3),所述移动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2)的顶面相连;/n所述储物层(2)的前侧面为开放式,所述储物层(2)的内腔顶面设置有照明单元(5),所述储物层(2)在靠近床的外壁上设置有远程呼叫铃(6),所述远程呼叫铃(6)和照明单元(5)均与电源模块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移动层(1)、储物层(2)和抽屉层(3),所述移动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与所述储物层(2)的顶面相连;
所述储物层(2)的前侧面为开放式,所述储物层(2)的内腔顶面设置有照明单元(5),所述储物层(2)在靠近床的外壁上设置有远程呼叫铃(6),所述远程呼叫铃(6)和照明单元(5)均与电源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5)为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床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以半包的方式位于所述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为一个长方体形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的底面中部沿所述密闭空腔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滑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小倩于冲于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