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琦专利>正文

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24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包括主体、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卡扣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的主体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为长方形片状结构,连接带一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带二的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一和卡扣二为不规则形长方形片状结构,一端呈燕尾状,卡扣一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一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扣二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二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和卡扣二均是由医用塑料制成,原理是利用长臂和挂钩的原理。彻底解决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勒在二个耳朵上不舒服的感觉,也克服了有时会勒伤耳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
技术介绍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上述疾病的流行和抵御天气寒冷需要戴口罩,不过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勒在二个耳朵上非常不舒服,而且有时会勒伤耳朵,令人相当不适和苦恼,所以需要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不让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勒在二个耳朵上了,戴口罩时轻松愉快。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可以代替人耳朵的挂口罩带的功能,直接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挂在本专利技术上即可。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包括主体、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卡扣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的主体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尺寸和材料均相同,连接带一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带二的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一和卡扣二为不规则形长方形片状结构,一端呈燕尾状,卡扣一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一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扣二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二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卡扣二与连接带二与主体与连接带一与卡扣一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为圆形的结构,分别套在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之上。所述的主体的长为128-132mm,宽为15-17mm,厚为2-3mm,所述的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的长为15-17mm,宽为7-9mm,厚为2-3mm,所述的卡扣一和卡扣二的长为18-22mm,宽为10-11mm,厚为2-3mm,所述的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的内直径为5-7mm,高为4-6mm,厚为1.0-1.2mm。所述的主体、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和卡扣二均是由医用塑料制成,所述的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均是由医用硅胶制成。本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长臂和挂钩的原理,直接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挂在本专利技术上即可。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可以代替人耳朵的挂口罩带的功能,直接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挂在本专利技术上即可,而其由于有了卡扣一、卡扣二的燕尾状结构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的结构,使口罩体两边的口罩带可以非常紧密牢固的挂在本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勒在二个耳朵上不舒服的感觉,也克服了有时会勒伤耳朵的问题。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使用安全可靠,符合市场需求。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中标记如下:1主体;2连接带一;3连接带二;4卡扣一;5卡扣二;6固定环一;7固定环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包括包括主体1、连接带一2、连接带二3、卡扣一4、卡扣二5、固定环一6和固定环二7,所述的主体1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带一2和连接带二3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尺寸和材料均相同,连接带一2的一端与主体1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带二3的一端与主体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一4和卡扣二5为不规则形长方形片状结构,一端呈燕尾状,卡扣一4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一2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扣二5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二3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卡扣二5与连接带二3与主体1与连接带一2与卡扣一4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固定环一6和固定环二7为圆形的结构,分别套在连接带一2和连接带二3之上。所述的主体1的长为128-132mm,宽为15-17mm,厚为2-3mm,所述的连接带一2和连接带二3的长为15-17mm,宽为7-9mm,厚为2-3mm,所述的卡扣一4和卡扣二5的长为18-22mm,宽为10-11mm,厚为2-3mm,所述的固定环6一和固定环二7的内直径为5-7mm,高为4-6mm,厚为1.0-1.2mm。所述的主体1、连接带一2、连接带二3、卡扣一4和卡扣二5均是由医用塑料制成,所述的固定环一6和固定环二7均是由医用硅胶制成。在使用本技术前时,首先取出口罩后,先确认口罩的前后位置和鼻夹位置,将双手食指放置在鼻夹上方,大拇指放置在鼻夹下,轻轻弯曲鼻夹中心的位置,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然后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再用打开的口罩盖住鼻子、嘴和下巴,使鼻夹位于鼻梁的位置,一只手固定住口罩的位置,另一只手把口罩带拉到耳后,一只手再固定住口罩的位置,另一只手再把口罩带拉到耳后,两根耳带都拉好后,此时取出本技术,一只手握住主体1,将与连接带一2相连接的卡扣一4的燕尾状一端挂在一侧耳后的口罩带上,然后再次一只手握住主体1,将与连接带二3相连接的卡扣二5的燕尾状一端挂在另一侧耳后的口罩带上,此时,口罩体的二个口罩带分别从两耳后与本技术挂在一起了。然后用一只手按住主体1,另一只手将固定环一6从连接带一2上向卡扣一4的燕尾状一端移动并且压住口罩带,使口罩带不易脱落,然后再用一只手按住主体1,另一只手将固定环二7从连接带二3上向卡扣二5的燕尾状一端移动并且压住口罩带,使口罩带不易脱落,此时由于有了卡扣一4、卡扣二5的燕尾状结构和固定环一6和固定环二7的结构,使口罩体两边的口罩带可以非常紧密牢固的挂在两耳后的本技术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是专利技术一种可以代替人耳朵的挂口罩带的功能,直接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挂在本专利技术上即可,而其由于有了卡扣一、卡扣二的燕尾状结构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的结构,使口罩体两边的口罩带可以非常紧密牢固的挂在本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口罩体两旁的口罩带勒在二个耳朵上不舒服的感觉,也克服了有时会勒伤耳朵的问题。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使用安全可靠,符合市场需求。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卡扣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的主体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尺寸和材料均相同,连接带一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带二的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一和卡扣二为不规则形长方形片状结构,一端呈燕尾状,卡扣一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一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扣二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二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卡扣二与连接带二与主体与连接带一与卡扣一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为圆形的结构,分别套在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防勒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卡扣一、卡扣二、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的主体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尺寸和材料均相同,连接带一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带二的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一和卡扣二为不规则形长方形片状结构,一端呈燕尾状,卡扣一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一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扣二的燕尾状一端与连接带二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卡扣二与连接带二与主体与连接带一与卡扣一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为圆形的结构,分别套在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琦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