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8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捕虫腔体包括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光诱虫组件包括壳体、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气味诱虫组件包括槽盒和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通过光诱和气诱两方面诱使害虫进入捕虫腔体,配合档虫坡面,阻挡害虫逃离,进行捕虫除害,而且,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布置,随拿随用,同时,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为可拆卸结构,可快速拆卸并维护,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果蔬除虫设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售卖的大多数捕虫器多为光捕虫器,通过虫的趋光性进行捕虫除害,局限性大,诱捕方式单一,对于大量不趋光的害虫,缺乏诱虫效果,诱捕害虫种类少,影响了捕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腔体的截面呈圆环形,包括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所述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呈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捕虫腔体的内腔,捕虫腔体的上端封口、下端开口,所述光诱虫组件包括壳体、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气味诱虫组件包括槽盒和隔板;所述腔体外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虫口,下端的开口处设置内螺纹,其中部设有多个档虫坡面,所述档虫坡面呈斜向设置,且多个档虫坡面之间呈上下间隔、错位分布;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形,设置于捕虫腔体的中心处,所述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均设置于壳体内,且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诱虫灯电性交互,所述诱虫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诱虫灯之间呈均匀分布;所述槽盒呈圆环形的槽形,其上端开口,并设置有外螺纹,槽盒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捕虫腔体相连并连通,所述隔板呈圆环形,水平设置于槽盒中部,将槽盒分隔呈上、下两层,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之间呈均匀分布,槽盒下层的一侧开始有用于补充诱虫剂的补液口;r>进一步的,所述捕虫腔体和壳体均为透明的;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虫口之间呈周向均布;进一步的,所述进虫口呈喇叭口状,并呈缩口状向腔体内壁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器交互,控制诱虫灯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腔体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捕虫腔体和壳体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座,并通过连接座铆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捕虫腔体包括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光诱虫组件包括壳体、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气味诱虫组件包括槽盒和隔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通过光诱和气诱两方面诱使害虫进入捕虫腔体,配合档虫坡面,阻挡害虫逃离,进行捕虫除害,而且,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布置,随拿随用,同时,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为可拆卸结构,可快速拆卸并维护,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1、光诱虫组件2和气味诱虫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腔体1的截面呈圆环形,包括腔体内壁4和腔体外壁5,所述腔体内壁4和腔体外壁5呈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腔体内壁4和腔体外壁5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捕虫腔体1的内腔,捕虫腔体1的上端封口、下端开口,所述光诱虫组件2包括壳体6、诱虫灯7、控制器8和蓄电池9,所述气味诱虫组件3包括槽盒10和隔板11;所述腔体外壁5的上部设有多个进虫口12,下端的开口处设置内螺纹,其中部设有多个档虫坡面13,所述档虫坡面13呈斜向设置,且多个档虫坡面13之间呈上下间隔、错位分布;所述壳体6为中空的圆柱形,设置于捕虫腔体1的中心处,所述诱虫灯7、控制器8和蓄电池9均设置于壳体6内,且控制器8分别与蓄电池9、诱虫灯7电性交互,所述诱虫灯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诱虫灯7之间呈均匀分布;所述槽盒10呈圆环形的槽形,其上端开口,并设置有外螺纹,槽盒10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捕虫腔体1相连并连通,所述隔板11呈圆环形,水平设置于槽盒10中部,将槽盒10分隔呈上、下两层,隔板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4,多个通孔14之间呈均匀分布,槽盒10下层的一侧开始有用于补充诱虫剂的补液口15;进一步的,所述捕虫腔体1和壳体6均为透明的;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虫口12之间呈周向均布;进一步的,所述进虫口12呈喇叭口状,并呈缩口状向腔体内壁4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壳体6的底部设有控制开关16,所述控制开关16与控制器8交互,控制诱虫灯7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壳体6与腔体内壁4间隙配合,所述捕虫腔体1和壳体6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座17,并通过连接座17铆接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9;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用于捕虫除害,保护果蔬;本装置使用时,槽盒内加入诱虫剂,诱虫灯开启,可通过光诱和气诱两方面诱使害虫进入捕虫腔体,配合档虫坡面,阻挡害虫逃离,进行捕虫除害,本装置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布置,随拿随用,而且,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为可拆卸结构,可快速拆卸并维护,实用性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腔体的截面呈圆环形,包括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所述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呈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捕虫腔体的内腔,捕虫腔体的上端封口、下端开口,所述光诱虫组件包括壳体、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气味诱虫组件包括槽盒和隔板;/n所述腔体外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虫口,下端的开口处设置内螺纹,其中部设有多个档虫坡面,所述档虫坡面呈斜向设置,且多个档虫坡面之间呈上下间隔、错位分布;/n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形,设置于捕虫腔体的中心处,所述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均设置于壳体内,且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诱虫灯电性交互,所述诱虫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诱虫灯之间呈均匀分布;/n所述槽盒呈圆环形的槽形,其上端开口,并设置有外螺纹,槽盒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捕虫腔体相连并连通,所述隔板呈圆环形,水平设置于槽盒中部,将槽盒分隔呈上、下两层,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之间呈均匀分布,槽盒下层的一侧开始有用于补充诱虫剂的补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果蔬除害的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体、光诱虫组件和气味诱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腔体的截面呈圆环形,包括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所述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呈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腔体内壁和腔体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捕虫腔体的内腔,捕虫腔体的上端封口、下端开口,所述光诱虫组件包括壳体、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气味诱虫组件包括槽盒和隔板;
所述腔体外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虫口,下端的开口处设置内螺纹,其中部设有多个档虫坡面,所述档虫坡面呈斜向设置,且多个档虫坡面之间呈上下间隔、错位分布;
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形,设置于捕虫腔体的中心处,所述诱虫灯、控制器和蓄电池均设置于壳体内,且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诱虫灯电性交互,所述诱虫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诱虫灯之间呈均匀分布;
所述槽盒呈圆环形的槽形,其上端开口,并设置有外螺纹,槽盒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捕虫腔体相连并连通,所述隔板呈圆环形,水平设置于槽盒中部,将槽盒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悦吴慧明饶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