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宸赫专利>正文

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8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包括:第一盒体、通道、第二盒体、挡板、盖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以及所述隔板。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通道上滑动插接所述挡板,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盖合所述盖板,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盒体内设置有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上均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侧均铰接挡门,所述隔板插接于所述插孔并将所述第一盒体或者所述第二盒体分隔。本事用新型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能够分组培养果蝇,并且方便完成果蝇的转移,方便清理、消毒以及更换营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蝇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果蝇培养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蝇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果蝇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动物,体小,成虫长3~4mm,属完全变态昆虫。果蝇广泛地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由于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除了南北极外,目前有1000个以上的果蝇物种被发现,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以真菌、树液或花粉为食。果蝇由于其特殊的染色体构型,再加上简单易养、繁殖快,被广泛利用为实验动物,在20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果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十分活跃的模式生物,对果蝇的研究长盛不衰,至今已有多位科学家因果蝇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著名的就有摩尔根。摩尔根(1866-1945)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他最负盛名的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也因果蝇摘得了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和科学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果蝇作为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可以作为小学生对果蝇的生活史观察、个体性状观察、性别鉴别、结构识别、突变体识别、试验器材操作技术及果蝇科学认知拓展等展开学习,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和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果蝇个头小、无危险、易获得、易操作、培养条件简单、培养期短、繁殖量大、性状明显、成本低廉且兼具重要科学意义等特点,许多小学将果蝇作为科学课程素材引入了教学课堂。目前,果蝇培养一般采用培养瓶内置培养基,瓶口通过棉花、海绵等物品进行堵塞的方式进行培养,而且一般采用单瓶单腔体培养。这种方式有许多不便,主要表现如下:培养装置进行果蝇分群培养困难;果蝇培养生活区转移困难或不能转移;培养装置在不移出果蝇群体情况下,不能分离腔体,难以清理和清洁;不便于长期可持续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果蝇培养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其中,所述培养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相对侧连通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上滑动插接有挡板;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贯穿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覆盖有纱网;所述第一盒体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第一盒体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二盒体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三光源,所述第二盒体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分别通过开关电性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横向设置,所述插孔内侧的上方铰接有挡门;所述插孔中可拆卸插接有隔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开口处分别相对设置有滑槽,所述盖板的两侧对应所述滑槽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便于推拉所述盖板的凸块。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内侧的底部分别放置有培养皿。优选的,所述纱网的孔径不超过0.5mm。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以及第四光源为LED灯,发出波长为560nm光强2.4μmol/(m^2*s)-2.6μmol/(m^2*s)的黄绿光。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外壁固定有容纳壳。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的所述培养盒设置有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利用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开,可以分组培养果蝇;所述盖板滑动插接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通过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以及第四光源控制果蝇在所述培养盒中移动,控制方便,避免物理驱赶导致果蝇受伤;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盒体分成两个腔室,将所述第二盒体中的果蝇利用所述第二光源吸引到所述第一盒体中,方便对第二盒体进行清理、消毒以及饲料更换;或者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盒体分成两个腔室,将所述第一盒体中的果蝇利用所述第四光源吸引到所述第二盒体中,方便对第一盒体进行清理、消毒以及饲料更换;在所述第二盒体中的果蝇被吸引到所述第一盒体前,利用所述第一光源将所述第一盒体中的果蝇吸引到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集中,利用所述隔板隔开;在所述第一盒体中的果蝇被吸引到所述第二盒体前,利用所述第三光源将所述第二盒体中的果蝇吸引到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集中,利用所述隔板隔开,从而保证所述第一盒体中的果蝇和所述第二盒体中的果蝇不会混合产生遗传交流;利用发出波长为560nm、光强为2.4μmol/(m^2*s)-2.6μmol/(m^2*s)之间的黄绿光来吸引果蝇,能够更好的吸引果蝇,保证果蝇的移动效率;所述容纳壳的设置方便所述隔板的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培养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培养盒,11、第一盒体,12、通道,13、第二盒体,2、盖板,21、纱网,22、凸块,3、挡板,4、第二光源,5、第四光源,6、隔板,7、第一光源,8、第三光源,9、培养皿,101、插孔,102、挡门,103、容纳壳,10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果蝇培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培养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1,其中,所述培养盒1的包括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3,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形状尺寸相同,均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相对侧连通设置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呈方形管状,所述通道12的中部滑动插接有挡板3,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挡板3从所述通道12的外侧滑动贯入所述通道12中,所述挡板3可以将所述通道12完全封堵,所述挡板3与所述通道12之间阻尼滑动设置,所述挡板3的顶部设置有方便握持的凸起。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呈长方形,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开口处分别相对设置有滑槽104,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呈长方形,所述盖板2的两侧对应所述滑槽104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104,而且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便于推拉所述盖板2的凸块22,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104之间阻尼滑动设置。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盖板2上贯穿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覆盖有纱网21,所述纱网21的孔径不超过0.5mm,保证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中通气,避免果蝇从所述纱网21逃走。所述第一盒体11内侧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1),其中,/n所述培养盒(1)包括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3),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相对侧连通设置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上滑动插接有挡板(3);/n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合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贯穿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覆盖有纱网(21);/n所述第一盒体(11)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光源(7),所述第一盒体(11)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光源(4),所述第二盒体(13)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三光源(8),所述第二盒体(13)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光源(5),所述第一光源(7)、第二光源(4)、第三光源(8)和第四光源(5)分别通过开关电性连接电源;/n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插孔(101),所述插孔(101)横向设置,所述插孔(101)内侧的上方铰接有挡门(102);所述插孔(101)中可拆卸插接有隔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1),其中,
所述培养盒(1)包括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3),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相对侧连通设置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上滑动插接有挡板(3);
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合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贯穿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覆盖有纱网(21);
所述第一盒体(11)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光源(7),所述第一盒体(11)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光源(4),所述第二盒体(13)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三光源(8),所述第二盒体(13)临近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光源(5),所述第一光源(7)、第二光源(4)、第三光源(8)和第四光源(5)分别通过开关电性连接电源;
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3)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插孔(101),所述插孔(101)横向设置,所述插孔(101)内侧的上方铰接有挡门(102);所述插孔(101)中可拆卸插接有隔板(6)。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宸赫
申请(专利权)人:张宸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