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6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包括固定架、两根滑动杆、翻转板、多组魔术贴;固定架形成为长方体型,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翻转板形成为长方体型,翻转板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的第一侧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内设置有T型滑槽,滑动杆的一端在T型滑槽内限位滑动,滑动杆与翻转板垂直;在翻转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牦牛身体和头部的魔术贴,在滑动杆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牦牛腿部的魔术贴;本申请中,利用翻转板的翻转可以将牦牛从直立转变为横躺,便于对牦牛的蹄子进行修整;利用可滑动的滑动杆可以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其适应于各种大小的牛,并可对牛脚进行捆绑;在翻转板和滑动杆上设置魔术贴可以便于牦牛的捆绑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
本技术属于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
技术介绍
牦牛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动物,是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牦牛在饲养过程中需要进行修蹄,修蹄是为了给牦牛治病。蹄病是牦牛的一种常见病,在一个牛群里。乍一看确实不容易看出哪头牛的蹄子有病,可只要注意观察就不难看出哪头牛的蹄子出现了问题。牛的前蹄如果得了病它的坏腿站立不直,膝盖就是弯曲的,这样可以减少它的负重。虽然牦牛不会说话,可从蹄子也能感受到它的痛苦。为了减缓痛苦,牦牛尝会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站姿。因为蹄病,好端端的牦牛变成了庸牛,然而蹄病给它们带来的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因为疼痛所带来的食欲不振,会变的越来越瘦,影响生长发育,抵抗力会下降,通过指甲护理能够使得有些牛能快速痊愈。申请号为CN201910746942.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牦牛修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中间垂直设置第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安装第一轴,第一轴顶部活动安装支架,支架中间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槽口顶部两侧边缘对称安装第二轴,两侧第二轴下分别安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下端设置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安装第一螺母,第二夹板下端设置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安装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螺纹为反方向,支架下部对应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位置横向安装螺丝,螺丝穿过第一夹板内的第一螺母和第二夹板中的第二螺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侧安装第一海绵垫。以上申请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较容易损坏;不能根据不同牦牛的大小灵活的对牦牛的身体以及脚进行捆绑。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形成为长方体型,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两根滑动杆;翻转板;翻转板形成为长方体型,翻转板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的第一侧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内设置有T型滑槽,滑动杆的一端在T型滑槽内限位滑动,滑动杆与翻转板垂直;多组魔术贴;在翻转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牦牛身体和头部的魔术贴,在滑动杆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牦牛腿部的魔术贴。具体地,在翻转板上平行于T型滑槽设置有多个螺孔,螺孔与T型滑槽连通,螺钉穿过螺孔后用于将滑动杆位置抵紧固定。优选地,在翻转板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把手。优选地,在翻转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块,对应地在固定架的第二侧面上安装有多个转动扣,翻转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翻转板的一侧与固定架的第二侧面平齐,转动扣转动后扣紧在固定块上并用于翻转板和固定架的位置限定。优选地,在固定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一固定板,固定板通过铆钉固定在地面。优选地,翻转板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的第一侧面上部通过合页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每组魔术贴包括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翻转板上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的一端均固定在翻转板上;滑动杆上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的一端均固定在滑动杆上;每根滑动杆上的魔术贴至少有两组。优选地,滑动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相互垂直,横杆置于T型滑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利用翻转板的翻转可以将牦牛从直立转变为横躺,便于对牦牛的蹄子进行修整;利用可滑动的滑动杆可以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其适应于各种大小的牛,并可对牛脚进行捆绑;在翻转板和滑动杆上设置魔术贴可以便于牦牛的捆绑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架与翻转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将翻转板与固定架位置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11-合页,2-翻转板,21-滑槽,22-螺孔,23-螺钉,3-固定板,4-滑动杆,41-竖杆,42-横杆,5-公魔术贴,6-母魔术贴,71-转动扣,72-固定块,8-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形成为长方体型,固定架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两根滑动杆4;翻转板2;翻转板2形成为长方体型,翻转板2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1的第一侧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2内设置有T型滑槽21,滑动杆4的一端在T型滑槽21内限位滑动,滑动杆4与翻转板2垂直;多组魔术贴;在翻转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牦牛身体和头部的魔术贴,在滑动杆4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牦牛腿部的魔术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翻转板2上平行于T型滑槽21设置有多个螺孔22,螺孔22与T型滑槽21连通,螺钉23穿过螺孔22后用于将滑动杆4位置抵紧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翻转板2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把手8。在翻转翻转板2的时候通过把手8可以更好的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翻转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块72,对应地在固定架1的第二侧面上安装有多个转动扣71,翻转板2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翻转板2的一侧与固定架1的第二侧面平齐,转动扣71转动后扣紧在固定块72上并用于翻转板2和固定架1的位置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固定架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一固定板3,固定板3通过铆钉固定在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翻转板2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1的第一侧面上部通过合页11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轴承进行可转动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组魔术贴包括公魔术贴5和母魔术贴6,翻转板2上的公魔术贴5和母魔术贴6的一端均固定在翻转板2上;滑动杆4上的公魔术贴5和母魔术贴6的一端均固定在滑动杆4上;每根滑动杆4上的魔术贴至少有两组。在本实施例中魔术贴为了配合多种体型的牦牛可以选用较长的长度,便于对不同体型的牦牛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滑动杆4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41和横杆42,竖杆41和横杆42相互垂直,横杆42置于T型滑槽21内。其中魔术贴是水平设置在竖杆41上。本申请开始工作时候,首先翻转板2处于竖直状态,将牦牛赶至翻转板2一侧与翻转板2平行,此时滑动滑动杆4,将滑动杆4滑动至靠近牦牛的腿部,通过螺钉23旋入螺孔22后抵紧滑动杆4来将滑动杆4的位置固定,再通过公魔术贴5和母魔术贴6的配合将牦牛的身体、腿部进行捆绑,牦牛的身体捆绑至翻转板2上,腿部捆绑至滑动杆4上,之后翻转翻转板2,让牦牛横躺,再用转动扣71扣紧固定块72即可完成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架;固定架形成为长方体型,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n两根滑动杆;/n翻转板;翻转板形成为长方体型,翻转板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的第一侧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内设置有T型滑槽,滑动杆的一端在T型滑槽内限位滑动,滑动杆与翻转板垂直;/n多组魔术贴;在翻转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牦牛身体和头部的魔术贴,在滑动杆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牦牛腿部的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固定架形成为长方体型,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两根滑动杆;
翻转板;翻转板形成为长方体型,翻转板的底面中部与固定架的第一侧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内设置有T型滑槽,滑动杆的一端在T型滑槽内限位滑动,滑动杆与翻转板垂直;
多组魔术贴;在翻转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牦牛身体和头部的魔术贴,在滑动杆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牦牛腿部的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板上平行于T型滑槽设置有多个螺孔,螺孔与T型滑槽连通,螺钉穿过螺孔后用于将滑动杆位置抵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板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修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块,对应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措占堆巴桑旺堆朱彦宾次旦央吉洛桑顿珠尼玛巴桑宗巴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