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且种植槽的四周内壁设有同一个网板,网板与种植槽之间填充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的一侧外壁缝制有延伸海绵,且延伸海绵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的内部,所述种植槽底部外壁的两端均设有收集槽,且种植槽的两端外壁均设有收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上料管将营养液注入混合壳内,进水管向混合壳内注水,与营养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墙体内,延伸海绵吸收墙体内的水并浸湿海绵圈,从而浸湿种植槽内的土壤,实现对绿植持续不断的浸湿浇水,无需人工浇灌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并通过收集管统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化墙
,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美化,其中,立体绿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绿色植物墙技术,在绿色植物墙浇水过程中易出现滴漏的现象。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96691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若干种植槽,种植槽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种植槽包括矩形槽体,且矩形槽体为中空状结构,矩形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拉屉孔,抽拉屉孔内活动设置有抽拉屉。上述专利中的绿化墙种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需要人工安排浇水,无法做到持续不断的浸湿浇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且种植槽的四周内壁设有同一个网板,网板与种植槽之间填充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的一侧外壁缝制有延伸海绵,且延伸海绵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的内部,所述种植槽底部外壁的两端均设有收集槽,且种植槽的两端外壁均设有收集管,收集槽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的内部,所述墙体一侧外壁的顶部设有混合壳,且混合壳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混合壳一侧外壁的底部插接有进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两侧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圆周处套接有活动板,相邻两个活动板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连接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顶部外壁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内壁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和连接杆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一侧外壁的底部设有支撑座,且墙体的底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桩。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壳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网筒,且上料管的底部延伸至网筒的内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壳底部内壁的圆心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圆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侧翼,进水管的开口位置和侧翼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延伸至网筒内部的圆周处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混合壳、延伸海绵、海绵圈和收集槽,通过上料管将营养液注入混合壳内,进水管向混合壳内注水,与营养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墙体内,延伸海绵吸收墙体内的水并浸湿海绵圈,从而浸湿种植槽内的土壤,实现对绿植持续不断的浸湿浇水,无需人工浇灌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并通过收集管统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响美观;2.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连接杆和活动板,可通过电动伸缩杆往复拉动连接杆,并带动活动板往复摆动,从而对墙体内的水和营养液进行搅动混匀,保证浇灌的效果均匀;3.通过设置侧翼、网筒和搅拌桨,进水管喷出的水流冲击侧翼带动转轴和搅拌桨转动,从而对网筒内的营养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匀,混匀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的种植槽侧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的种植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的混合壳侧面结构剖视图。图中:1墙体、2活动板、3支撑座、4连接杆、5种植槽、6网板、7电动伸缩杆、8安装座、9混合壳、10海绵圈、11收集管、12收集槽、13延伸海绵、14网筒、15上料管、16搅拌桨、17转轴、18进水管、19侧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墙体1,墙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5,且种植槽5的四周内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网板6,网板6与种植槽5之间填充有海绵圈10,海绵圈10的一侧外壁缝制有延伸海绵13,且延伸海绵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1的内部,种植槽5底部外壁的两端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收集槽12,且种植槽5的两端外壁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内部,墙体1一侧外壁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混合壳9,且混合壳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壳9一侧外壁的底部插接有进水管18,通过上料管15将营养液注入混合壳9内,进水管18向混合壳9内注水,与营养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墙体1内,延伸海绵13吸收墙体1内的水并浸湿海绵圈10,从而浸湿种植槽5内的土壤,实现对绿植持续不断的浸湿浇水,无需人工浇灌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12并通过收集管11统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响美观。其中,墙体1两侧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圆周处套接有活动板2,相邻两个活动板2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连接杆4。其中,墙体1顶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安装座8,且安装座8的顶部内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和连接杆4连接,可通过电动伸缩杆7往复拉动连接杆4,并带动活动板2往复摆动,从而对墙体1内的水和营养液进行搅动混匀,保证浇灌的效果均匀。其中,墙体1一侧外壁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支撑座3,且墙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桩。工作原理:通过上料管15将营养液注入混合壳9内,进水管18向混合壳9内注水,与营养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墙体1内,延伸海绵13吸收墙体1内的水并浸湿海绵圈10,从而浸湿种植槽5内的土壤,实现对绿植持续不断的浸湿浇水,无需人工浇灌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12并通过收集管11统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响美观,可通过电动伸缩杆7往复拉动连接杆4,并带动活动板2往复摆动,从而对墙体1内的水和营养液进行搅动混匀,保证浇灌的效果均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5),且种植槽(5)的四周内壁设有同一个网板(6),网板(6)与种植槽(5)之间填充有海绵圈(10),所述海绵圈(10)的一侧外壁缝制有延伸海绵(13),且延伸海绵(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1)的内部,所述种植槽(5)底部外壁的两端均设有收集槽(12),且种植槽(5)的两端外壁均设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内部,所述墙体(1)一侧外壁的顶部设有混合壳(9),且混合壳(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壳(9)一侧外壁的底部插接有进水管(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5),且种植槽(5)的四周内壁设有同一个网板(6),网板(6)与种植槽(5)之间填充有海绵圈(10),所述海绵圈(10)的一侧外壁缝制有延伸海绵(13),且延伸海绵(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1)的内部,所述种植槽(5)底部外壁的两端均设有收集槽(12),且种植槽(5)的两端外壁均设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内部,所述墙体(1)一侧外壁的顶部设有混合壳(9),且混合壳(9)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壳(9)一侧外壁的底部插接有进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墙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侧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圆周处套接有活动板(2),相邻两个活动板(2)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连接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墙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程,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