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雨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1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其包括底座圈、位于底座圈上的外盆体以及放置在外盆体内的内盆体;底座圈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外沿的立板圈以及位于底板上的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包括压力阀、压杆以及位于压杆配重端的蓄水配重槽,压力阀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出水口与主管连通,主管另一端与内盆体的上开口相对应;压杆一端与固定柱铰连,固定柱与底板固定连接,压杆另一端与蓄水配重槽连接;立板圈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本新型设置了双盆体结构,内盆体是土壤和绿植,外盆体负责蓄水浇灌,多余的水通过虹吸管排出,排出的水又作为关闭浇水水源的条件,本装置无论有人或无人都可以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浇水、浸泡、排水、停止一系列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
本技术涉及植物盆栽领域,一种自动浇水花盆。
技术介绍
盆栽绿植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随处可见,有室内的有室外的。他的养护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室内小型盆栽的管理。人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外出一段时间,办公场所也会因为放假或是出差,往往回来后看到的是因缺水死去的盆栽。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有两类的装置,一个是储水导致滴灌式,一个是电子阀门间歇性开启式;滴灌式的缺点是总水量有限,每个盆都要放置一个,滴灌的速度不能控制;电子阀的方式必须要有电才可以,一旦设置好水量和时间后,不论什么植物什么天气都是死板执行的。没有一种可以摆脱电的、可以根据天气和降水进行自动浇灌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浇水花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其包括底座圈、位于底座圈上的外盆体以及放置在外盆体内的内盆体;所述底座圈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外沿的立板圈以及位于底板上的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压力阀、压杆以及位于压杆配重端的蓄水配重槽,所述压力阀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圈(1)、位于底座圈(1)上的外盆体(2)以及放置在外盆体(2)内的内盆体(3);/n所述底座圈(1)包括底板(12)、位于底板(12)外沿的立板圈(11)以及位于底板(12)上的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压力阀(13)、压杆(14)以及位于压杆(14)配重端的蓄水配重槽(15),所述压力阀(13)进水口与进水管(16)连通,出水口与主管(17)连通,所述主管(17)另一端与内盆体(3)的上开口相对应;所述压杆(14)一端与固定柱(18)铰连,所述固定柱(18)与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压杆(14)另一端与蓄水配重槽(15)连接;所述立板圈(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圈(1)、位于底座圈(1)上的外盆体(2)以及放置在外盆体(2)内的内盆体(3);
所述底座圈(1)包括底板(12)、位于底板(12)外沿的立板圈(11)以及位于底板(12)上的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压力阀(13)、压杆(14)以及位于压杆(14)配重端的蓄水配重槽(15),所述压力阀(13)进水口与进水管(16)连通,出水口与主管(17)连通,所述主管(17)另一端与内盆体(3)的上开口相对应;所述压杆(14)一端与固定柱(18)铰连,所述固定柱(18)与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压杆(14)另一端与蓄水配重槽(15)连接;所述立板圈(11)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11);
所述外盆体(2)侧壁设置有连通盆体内外两侧的虹吸管(21),位于外盆体(2)内侧的虹吸管(21)末端位于外盆体(2)底部,位于外盆体(2)外侧的虹吸管(21)末端与蓄水配重槽(15)对应;
所述内盆体(3)的盆体设置有多个水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体(3)底部外侧与外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
申请(专利权)人:朱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