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壁和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1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壁,该植物壁包括至少两个可叠置的长型的盛器元件,其中在每个盛器元件的内部可以引入至少一个生长中的植物,使得每个植物的生长中的根被引入设置有小孔并且主要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容器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主要由具有小孔的非织造材料制成,并且该容器包括框架件和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壁和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壁,该植物壁包括至少两个可叠置的长型的盛器元件,其中在每个盛器元件的内部可以引入至少一个生长中的植物,使得每个植物的用于生长的根被引入设置有小孔并且主要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容器的内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主要由具有小孔的非织造材料制成,并且该容器包括框架件(frame)和盖。
技术介绍
现今越来越流行的是,无论是在商业还是私人生活中,都采用植物壁作为室内设计元素,其中植物壁覆盖有天然植物,例如室内植物、草药或蔬菜。在PCT申请WO2014/041243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植物壁,该植物壁具有长型的可叠置的盛器元件,该盛器元件可以设置有非织造容器。这些非织造容器对植物的根具有有利于健康的作用,并且整个植物壁同时能保持没有病原体,这是因为非织造容器不保留过多的可用作例如藻类之类的微生物的培养基质的营养物溶液。非织造容器的一个重要品质是,由于其多孔性,该非织造容器允许最轻量的水从盛器元件的底板迁移到该非织造容器内的生长基质中。该容器在盛器元件的底板上的水与容器中的生长基质之间建立直接的毛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壁(1),所述植物壁包括至少两个可叠置的长型的盛器元件(3),其中,在每个盛器元件(3)内部能够容纳至少一个生长中的植物,使得每个植物的用于生长的根被引入设置有小孔且主要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容器内;/n其中,每个盛器元件(3)包括设置有水平的底板(35)的长型容置件,/n所述底板(35)的纵向定向的侧部边(35a)装配有向上定向的后侧壁(31)以及向上定向的前侧壁(32),所述前侧壁(32)同时也定向成背离所述后侧壁(31),使得由所述后侧壁(31)的后侧壁顶部边缘(311)限定的水平面(T1)以及由所述前侧壁的前侧壁顶部边缘(321)限定的水平面(T2)在竖向位置的不同等级水平处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壁(1),所述植物壁包括至少两个可叠置的长型的盛器元件(3),其中,在每个盛器元件(3)内部能够容纳至少一个生长中的植物,使得每个植物的用于生长的根被引入设置有小孔且主要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容器内;
其中,每个盛器元件(3)包括设置有水平的底板(35)的长型容置件,
所述底板(35)的纵向定向的侧部边(35a)装配有向上定向的后侧壁(31)以及向上定向的前侧壁(32),所述前侧壁(32)同时也定向成背离所述后侧壁(31),使得由所述后侧壁(31)的后侧壁顶部边缘(311)限定的水平面(T1)以及由所述前侧壁的前侧壁顶部边缘(321)限定的水平面(T2)在竖向位置的不同等级水平处延伸;以及
所述底板(35)的横向定向的端部边(35b)装配有向上定向的端壁(33),其中,每个端壁(33)包括连结到所述后侧壁(31)的支撑部分(33a)以及连结到所述支撑部分(33a)的端部的连接部分(33b),并且其中,所述后侧壁(31)和所述前侧壁(32)通过所述端壁(33)相互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后侧壁(31)的后侧壁顶部边缘(311)和两个端壁(33)的支撑部分(33a)一起形成所述盛器元件(3)中的上部盛器元件的底板用盛器支撑件(37),所述盛器支撑件(37)在所述后侧壁(31)的后侧壁顶部边缘(311)的平面(T1)上朝向相对的所述前侧壁(32)延伸,并且设有从所述盛器元件(3)中的所述上部盛器元件经第一溢流管(55)和第二溢流管(6)到所述盛器元件(3)中的下部盛器元件的至少一个液体连接;
所述植物壁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壁(33)的所述支撑部分(33a)与所述前侧壁(32)的前侧壁顶部边缘之间设有所述端壁(33)的具有如下长度的所述连接部分(33b)的顶部边缘:所述长度限定出用于所述植物的一个或多个茎的盛器元件开口(38)的横向长度,而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的纵向长度由所述前侧壁(32)限定;
-每个容器(4)能够定位在所述盛器元件的所述底板(35)上,使得当植物(7)的根被安置在所述容器(4)内时,所述植物的茎从所述底板(35)向上延伸并穿过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
-所述容器(4)包括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框架件(41)和由防水且不透明的材料制成的板状的盖(43),并且所述盖能被安放在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中,其中,所述盖(43)具有用于所述植物的茎的可再密封的槽口(43a),并且所述框架件具有用于将生长基质添加到所述容器(4)中的可重新密封的框架件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至少部分地由盖(43)的组(430)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4)的所述框架件(41)是呈楔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4)的所述框架件是呈矩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容器(4)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盛器元件(3)的所述底板(35)上时,所述容器的可释放的框架件开口位于所述容器的一侧:所述一侧被翻转成背离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框架件开口位于所述容器的朝向所述后侧壁(31)定向的一侧或朝向所述前侧壁(32)定向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容器(4)的底部放置在所述盛器元件的所述底板(35)上时,具有可密封槽口的所述盖朝向所述盛器元件开口(38)定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器元件(3)设置有液体导入管(53),所述液体导入管(53)与液体贮存器(51)或水管道(54)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液体导入管(53)通到所述盛器元件中的每个盛器元件中,所述液体导入管(53)与液体贮存器(51)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管(55)从最下面的盛器元件(3”)延伸到所述液体贮存器(51),所述液体贮存器设置有泵(5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每个盛器元件(3)都通过所述盛器元件的后侧壁联接到框架结构(2),所述框架结构(2)由直立构件(21)或板型框架件(23)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壁包括至少一个盛器壁(30),所述盛器壁包括竖向叠置的至少两个盛器元件(3)。


13.一种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科·松尼宁
申请(专利权)人:温室效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芬兰;FI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