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
技术介绍
藜麦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性,花絮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用作种子的藜麦需要拌药并烘干后保存,而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藜麦种子的专业拌药装置,因此,工作人员在尽心藜麦种子拌药和烘干作业时,往往效率较低,并且有发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缺少专门的藜麦种子拌药及烘干的装置的问题。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搅拌桶(4),所述搅拌桶(4)内设置有可左右往复转动的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外圆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板(20),所述搅拌板(20)末端均设置有弧形的拨片(21);/n所述搅拌桶(4)前侧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1),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烘干筒(2),所述烘干筒(2)顶部前侧设置有盛接口(6),所述烘干筒(2)前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底端均设置有风机(3);所述烘干筒(2)后端设置有出料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搅拌桶(4),所述搅拌桶(4)内设置有可左右往复转动的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外圆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板(20),所述搅拌板(20)末端均设置有弧形的拨片(21);
所述搅拌桶(4)前侧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1),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烘干筒(2),所述烘干筒(2)顶部前侧设置有盛接口(6),所述烘干筒(2)前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底端均设置有风机(3);所述烘干筒(2)后端设置有出料口(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外侧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架(1)顶部,所述搅拌桶(4)外侧后部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连杆(13);
所述支架(1)侧端固定连接有摆动电机(18),所述摆动电机(18)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侧端,所述蜗杆(16)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轮(17),所述蜗杆(16)啮合连接有蜗轮轴(15),所述蜗轮轴(15)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侧端,所述蜗轮轴(15)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轮(14);
所述连杆(13)底端铰接于所述凸轮(14)端面非圆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藜麦种子拌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后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23),所述搅拌电机(23)同轴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24),所述输出齿轮(24)前啮合连接有惰轮(26),所述惰轮(26)前侧和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明,杨发荣,黄杰,刘文瑜,金茜,王昶,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