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机检测技术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是一种对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进行测试,以便于更好的了解手机使用性能的辅助装置,其在手机检测技术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且检测箱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工作腔底端内壁上设置有支架,并且支架上横向设置有放置板,取放口上设置档盖;现有的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手机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关闭挡门,然后将手机与外外部测试用计算机进行电连接,通过计算机发送测试指令,使待测试的手机进行振动,然后通过计算机记录采集手机的第一工作电流,然后使用计算机将手机停止振动,经过一段预设时间后,继续对手机发送振动指令,使手机再次振动,然后记录采集手机的第二工作电流,然后通过计算第一工作电流和第二工作电流的差值进行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比对测试即可;现有的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且检测箱(1)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取放口上设置挡盖(2);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3)、上调节轮(4)、下调节轮、上固定板(5)、下固定板、左上调节杆(6)、右上调节杆、左下调节杆、右下调节杆、上挡板(7)、下挡板、上夹板(8)、下夹板、上调节丝杠(9)和下调节丝杠,所述后侧板(3)设置在工作腔内部,并且后侧板(3)的顶端与所述工作腔的顶端内壁中部后侧连接,后侧板(3)的底端与所述工作腔底端内壁的中部后侧连接,所述上挡板(7)和下挡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侧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电流测试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且检测箱(1)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取放口上设置挡盖(2);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3)、上调节轮(4)、下调节轮、上固定板(5)、下固定板、左上调节杆(6)、右上调节杆、左下调节杆、右下调节杆、上挡板(7)、下挡板、上夹板(8)、下夹板、上调节丝杠(9)和下调节丝杠,所述后侧板(3)设置在工作腔内部,并且后侧板(3)的顶端与所述工作腔的顶端内壁中部后侧连接,后侧板(3)的底端与所述工作腔底端内壁的中部后侧连接,所述上挡板(7)和下挡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侧板(3)前端的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所述上固定板(5)位于所述上挡板(7)的下方,上固定板(5)的后端与后侧板(3)的前端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下挡板的上方,并且所述下固定板的后端与所述后侧板(3)的前端连接,所述后侧板(3)前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上调节杆(6)和右上调节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上挡板(7)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左上调节杆(6)和右上调节杆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左上滑块和右上滑块,所述左上滑块和右上滑块分别设置在左滑槽和右滑槽内部上侧,并且左上滑块和右上滑块分别与左滑槽和右滑槽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左上调节杆(6)和右上调节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上夹板(8)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上固定板(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上调节杆的右端和右上调节杆的左端可滑动接触,所述上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螺纹通孔,并且所述上挡板(7)的顶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固定通孔,所述上固定通孔内部设置有上滚珠轴承,并且所述上调节丝杠(9)的顶端同心设置有上转轴,所述上转轴的顶端自上挡板(7)的底端穿过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伸出至上挡板(7)的顶端外界,上转轴的圆周外侧壁与上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上调节丝杠(9)的底端自上固定板(5)的顶端插入并螺装穿过上螺纹通孔内部并旋出至上固定板(5)的底端外界,所述上调节轮(4)的底端与所述上转轴的顶端同心连接,所述左下调节杆和右下调节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下挡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左下调节杆和右下调节杆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左下滑块和右下滑块,所述左下滑块和右下滑块分别设置在左滑槽和右滑槽内部下侧,并且左下滑块和右下滑块分别与左滑槽和右滑槽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左下调节杆和右下调节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下夹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下固定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左下调节杆的右端和右下调节杆的左端可滑动接触,所述下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下螺纹通孔,并且所述下挡板的底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下固定通孔,所述下固定通孔内部设置有下滚珠轴承,并且所述下调节丝杠的底端同心设置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的底端自下挡板的顶端穿过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伸出至下挡板的底端外界,下转轴的圆周外侧壁与下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下调节丝杠的顶端自下固定板的底端插入并螺装穿过下螺纹通孔内部并旋出至下固定板的顶端外界,所述下调节轮的顶端与所述下转轴的底端同心连接;还包括左固定板(10)、右固定板、左调节板(11)、右调节板、四组左散热扇(12)和四组右散热扇,所述检测箱(1)的左端外壁的上前侧、上后侧、下前侧和下后侧均设置有左安装通孔,并且四组左安装通孔均与所述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四组左散热扇(12)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左安装通孔内部,并且四组左散热扇(12)的左部输入端均与外界相通,四组左散热扇(12)的右部输出端与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检测箱(1)右端外壁的上前侧、上后侧、下前侧和下后侧均设置有右安装通孔,并且四组右散热山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右安装通孔内部,所述四组右散热扇的左部输入端均与工作腔内部相通,四组右散热扇的右部输出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左固定板(10)和右固定板分别纵向设置在工作腔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左固定板(10)和右固定板的顶端分别与工作腔的顶端内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固定板(10)和右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与工作腔底端内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固定板(10)和右固定板的前端分别与工作腔前端内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固定板(10)和右固定板的后端分别与工作腔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大伟,梅华斌,冯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