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9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涉及信号监测领域,包括主机和软件运行模块,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运行软件并显示图形界面,所述主机包括天线模块和侦码模块,所述天线模块用于放大和收取信号,所述侦码模块用于读取手机识别码,监测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将个体移动终端与黑白名单对比,对个体移动终端进行单独的信号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信号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通讯快速发展的当今,通过移动通讯实时接收信息变成常态,越来越多的涉密会议的召开和涉密场所的设置反映出重要信息的保密愈发变得艰难,然而,就算是在禁止携带移动终端的场所和会议里,依然会发现有人私自擅带手机等通讯设备。一般地,会在涉密场所或涉密会议召开的地点放置信号屏蔽器,禁止手机信号的通讯,然而,这类信号屏蔽器一般都是无差别屏蔽的,进入屏蔽区域的手机均无法与外界相互通讯,这在实际应用中会引发不少问题,如在紧急时刻无法通过手机联系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监测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将个体移动终端与黑白名单对比,对个体移动终端进行单独的信号管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主机和软件运行模块,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运行软件并显示图形界面,所述主机包括天线模块和侦码模块,所述天线模块用于放大和收取信号,所述侦码模块用于读取手机识别码。作为优选,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箱、天线、侦码器,所述软件运行模块包括电脑,所述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主机。作为优选,所述主机箱包括天线腔和机箱保护板,所述主机箱为立方体箱体,所述天线腔为由所述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水平向外超出左、右表面延展而成的腔体,所述天线安置于所述天线腔内,所述机箱保护板为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平面板。r>作为优选,所述天线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天线腔中,所述转轴包括转套和转杆,所述转套为位于延出板的内表面上的圆筒套,所述转杆为两端分别插套于所述转套中的圆杆,所述天线连接于所述转杆上。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保护天线的护线部。作为优选,所述护线部包括弧延部、抵挡转动杆、挡线板、抵挡受压块和插入固定部,所述弧延部为自所述转套所在一侧的所述延出板外边缘两端处向外并向远离所述转套一侧的方向延展的弧形面板,所述弧延部延伸至所述机箱保护板的外侧表面,所述抵挡转动杆为安插于两侧的所述弧延部内的圆柱杆,所述挡线板为自所述抵挡转动杆的表面向另一侧的所述延出板延伸的平板,所述抵挡受压块为自所述挡线板的末端侧面反向延伸的矩形凸条,所述插入固定部为自所述抵挡受压块的侧面向内凹陷的凹槽。作为优选,在所述机箱保护板上还有凹陷定位槽,所述凹陷定位槽为交叉分布于所述机箱保护板外侧表面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机箱保护板还包括侧边挡板,所述侧边挡板为垂直所述机箱保护板的四侧边缘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监测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信号,将个体移动终端与黑白名单对比,对个体移动终端进行单独的信号管控。附图说明图1为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整体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主机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工作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半边放大图。图5为护线部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天线腔,2、机箱保护板,3、延出板,4、弧延部,5、抵挡转动杆,6、抵挡受压块,7、插入固定部,8、凹陷定位槽,9、侧边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主机和软件运行模块,软件运行模块连接主机,软件运行模块运行软件并显示图形界面,主机包括天线模块和侦码模块,天线模块用于放大和收取信号,侦码模块用于读取手机识别码。当需要监测区域范围内的手机时,可以通过天线模块来放大全制式的手机信号,并且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侦码模块,侦码模块通过读取信号来识别和抓取手机,如手机的IMEI码、手机SIM卡号等,通过连接的软件运行模块对比黑白名单和控制单个手机的通讯权限,甚至可以再连接单兵设备来完成进一步的所需功能。主机包括主机箱、天线、侦码器,软件运行模块包括电脑,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主机。如图2、图3所示,主机箱包括天线腔1和机箱保护板2,主机箱为立方体箱体,天线腔1为由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水平向外超出左、右表面延展而成的腔体,天线安置于天线腔1内,机箱保护板2为通过弹簧连接于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平面板。天线放置于天线腔1内,主机箱由机箱保护板2保护,当主机箱收到意外撞击时,可以用弹簧吸收冲撞,保护主机箱和主机箱内的工作设备。天线通过转轴连接于天线腔1中,转轴包括转套和转杆,转套为位于延出板3的内表面上的圆筒套,转杆为两端分别插套于转套中的圆杆,天线连接于转杆上。延出板3即为主机箱的前、后表面凸出侧表面的那部分面板。通过转杆在转套内的转动,可以将天线外转。如图4、图5所示,还包括用于保护天线的护线部。护线部包括弧延部4、抵挡转动杆5、挡线板、抵挡受压块6和插入固定部7,弧延部4为自转套所在一侧的延出板3外边缘两端处向外并向远离转套一侧的方向延展的弧形面板,弧延部4延伸至机箱保护板2的外侧表面,抵挡转动杆5为安插于两侧的弧延部4内的圆柱杆,挡线板为自抵挡转动杆5的表面向另一侧的延出板3延伸的平板,抵挡受压块6为自挡线板的末端侧面反向延伸的矩形凸条,插入固定部7为自抵挡受压块6的侧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抵挡转动杆5在弧延部4中可转动,在不实用天线时,可将挡线板转动至天线的附近,使得抵挡转动杆5和延出板3围住天线,其中,抵挡转动杆5通过插入固定部7与另一侧的延出板3配合而实现稳定,防止转动,即在插入固定部7的凹槽表面上设置多处凹陷槽,使得延出板3在嵌入插入固定部7后想要拔出,将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插入链接;当需要使用天线时,转动抵挡转动杆5,使得延出板3从插入固定部7中脱离,继续转动至挡线板与弧延部4和机箱保护板2形成的腔槽齐平时,将抵挡转动杆5推入至机箱保护板2与主机箱的表面之间的空隙中,这时,随着抵挡转动杆5的深入,抵挡转动杆5和抵挡受压块6均位于机箱保护板2的内侧,这时可将天线向外转出,与此同时,由于抵挡转动杆5和抵挡受压块6的支撑作用,机箱保护板2变得较为固定,此时可将主机箱横置,将电脑放置于机箱保护板2上,进行移动通讯的管控监测。在机箱保护板2上还有凹陷定位槽8,凹陷定位槽8为交叉分布于机箱保护板2外侧表面的凹槽。凹陷定位槽8的设置可以用于电脑的放置,当电脑的下部坐落于凹陷定位槽8中时,即可实现稳定并且不易于打滑。机箱保护板2还包括侧边挡板9,侧边挡板9为垂直机箱保护板2的四侧边缘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条。侧边挡板9可以用于阻挡在机箱保护板2上即将滑出的电脑等工作物件,也可以防止机箱保护板2的边缘在收到撞击时倾斜脱离弧延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软件运行模块,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运行软件并显示图形界面,所述主机包括天线模块和侦码模块,所述天线模块用于放大和收取信号,所述侦码模块用于读取手机识别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软件运行模块,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所述软件运行模块运行软件并显示图形界面,所述主机包括天线模块和侦码模块,所述天线模块用于放大和收取信号,所述侦码模块用于读取手机识别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箱、天线、侦码器,所述软件运行模块包括电脑,所述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包括天线腔(1)和机箱保护板(2),所述主机箱为立方体箱体,所述天线腔(1)为由所述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水平向外超出左、右表面延展而成的腔体,所述天线安置于所述天线腔(1)内,所述机箱保护板(2)为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前、后表面的平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讯管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天线腔(1)中,所述转轴包括转套和转杆,所述转套为位于延出板(3)的内表面上的圆筒套,所述转杆为两端分别插套于所述转套中的圆杆,所述天线连接于所述转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胜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