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4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壳体组件前部上侧设置上盖板,壳体内部上侧设间隔板,间隔板前部设固定板,壳体上部与固定板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A,壳体下部与固定板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B,壳体左侧壁上部设低压进线管,壳体右侧壁上部设高压进线管,壳体左侧壁上设多个出线管A,壳体右侧壁上部设多个出线管B,壳体外侧壁后部左、右对称设耳片,上盖板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C,每个螺栓A与相邻的螺纹孔A相配合,壳体组件前部设下盖板,下盖板上开设多个通孔D,每个所述螺栓B与相邻的螺纹孔B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壳体上设置低压进线管、高压进线管,设置多个出线管A、出线管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接收器壳体,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矿用隔爆无线接收器壳体的结构设计,进线单口一,出线口少,不能满足多功能设备的需求,且现有矿用隔爆无线接收器壳体的盖板上不带提手,拆装盖板不便,且在拆装盖板过程中容易损伤隔爆面,现有矿用隔爆无线接收器壳体的盖板上没有观察窗,不便于观察壳体内的电气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解决了现有矿用隔爆无线接收器壳体进线单口一,出线口少,盖板上不带提手,拆装盖板不便,且在拆装盖板过程中容易损伤隔爆面,现有矿用隔爆无线接收器壳体的盖板上没有观察窗,不便于观察壳体内的电气参数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包括壳体组件1、上盖板2、通孔C3、螺栓A4、下盖板5、通孔D6和螺栓B7,壳体组件1前部上侧设置上盖板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1、间隔板102、通孔A103、通孔B104、固定板105、腔体A106、腔体B107、螺纹孔A108、螺纹孔B109、低压进线管110、高压进线管111、出线管A112、出线管B113、耳片114、通孔E115,壳体101内部上侧固定设置间隔板102,所述间隔板102左部开设通孔A103,所述通孔A103右部开设通孔B104,所述间隔板102前部设置固定板105,所述间隔板102前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05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板102、固定板105把壳体101分割成腔体A106、腔体B107两部分,所述壳体101上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A108,所述壳体101下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B109,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部固定设置低压进线管110,所述低压进线管110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高压进线管111,所述高压进线管111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A112,所述出线管A112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B113,所述出线管B113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外侧壁后部左、右对称固定设置耳片114,所述耳片114上开设通孔E115,上盖板2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C3,且所述通孔C3与所述螺纹孔A108数量相同,所述上盖板2上的每个所述通孔C3上分别贯穿螺栓A4,每个所述螺栓A4与相邻的所述螺纹孔A108相配合,所述壳体组件1前部设置下盖板5,所述下盖板5上开设多个通孔D6,且所述通孔D6的数量与所述螺纹孔B109数量相同,所述下盖板5上的每个所述通孔D6上分别贯穿螺栓B7,每个所述螺栓B7与相邻的所述螺纹孔B109相配合。所述的下盖板5上开设通孔F8,观察窗9与所述下盖板5相配合,便于通过观察窗9观察腔体B107内的电气参数。所述的壳体101上表面铰接把手A10,便于通过把手A10提壳体组件1。所述的上盖板2前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把手B11,便于通过把手B11搬动上盖板2。所述的下盖板5前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把手C12,便于通过把手C12搬动下盖板5。所述的壳体101下表面铰接把手D13,便于通过把手A10、把手D13搬动壳体组件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需要悬挂的位置电钻打孔,在电钻打孔的位置安装膨胀螺栓,通过把手A、把手D搬动壳体组件至膨胀螺栓处,膨胀螺栓穿过耳片上的通孔E,膨胀螺栓通过螺母把耳片固定在所需位置,卸下螺栓A,通过把手B拿下上盖板,卸下螺栓B,通过把手C拿下下盖板,低压电缆通过低压进线管穿入腔体A,低压电缆通过间隔板上的通孔A穿入腔体B,低压电缆与腔体B内的电气元件连接,高压电缆通过高压进线管穿入腔体A,高压电缆通过间隔板上的通孔B穿入腔体B,高压电缆与腔体B内的电气元件连接,需要接出的电缆分别通过出线管A、出线管B接出,通过把手B把上盖板放回原位,通过螺栓A把上盖板固定在原来位置,打开腔体B内的电气元件,通过把手C把下盖板放回原位,通过螺栓B把下盖板固定在原来位置,通过观察窗观察腔体B内的电气参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壳体上设置低压进线管、高压进线管,设置多个出线管A、出线管B,满足了多功能设备的需求。2、下盖板上开设通孔F,观察窗与所述下盖板相配合,便于通过观察窗观察腔体B内的电气参数。3、壳体上表面铰接把手A,便于通过把手A提壳体组件。4、上盖板前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把手B,便于通过把手B搬动上盖板。5、下盖板前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把手C,便于通过把手C搬动下盖板。6、壳体下表面铰接把手D,便于通过把手A、把手D搬动壳体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斜视图。其中,1-壳体组件、101-壳体、102-间隔板、103-通孔A、104-通孔B、105-固定板、106-腔体A、107-腔体B、108-螺纹孔A、109-螺纹孔B、110-低压进线管、111-高压进线管、112-出线管A、113-出线管B、114-耳片、115-通孔E、2-上盖板、3-通孔C、4-螺栓A、5-下盖板、6-通孔D、7-螺栓B、8-通孔F、9-观察窗、10-把手A、11-把手B、12-把手C、13-把手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包括壳体组件1、上盖板2、通孔C3、螺栓A4、下盖板5、通孔D6和螺栓B7,壳体组件1前部上侧设置上盖板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1、间隔板102、通孔A103、通孔B104、固定板105、腔体A106、腔体B107、螺纹孔A108、螺纹孔B109、低压进线管110、高压进线管111、出线管A112、出线管B113、耳片114、通孔E115,壳体101内部上侧固定设置间隔板102,所述间隔板102左部开设通孔A103,所述通孔A103右部开设通孔B104,所述间隔板102前部设置固定板105,所述间隔板102前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05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板102、固定板105把壳体101分割成腔体A106、腔体B107两部分,所述壳体101上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八个螺纹孔A108,所述壳体101下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十二个螺纹孔B109,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部固定设置低压进线管110,所述低压进线管110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高压进线管111,所述高压进线管111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固定设置十二个出线管A112,所述出线管A112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十二个出线管B113,所述出线管B113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上盖板(2)、通孔C(3)、螺栓A(4)、下盖板(5)、通孔D(6)、螺栓B(7),壳体组件(1)前部上侧设置上盖板(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1)、间隔板(102)、通孔A(103)、通孔B(104)、固定板(105)、腔体A(106)、腔体B(107)、螺纹孔A(108)、螺纹孔B(109)、低压进线管(110)、高压进线管(111)、出线管A(112)、出线管B(113)、耳片(114)、通孔E(115),壳体(101)内部上侧固定设置间隔板(102),所述间隔板(102)左部开设通孔A(103),所述通孔A(103)右部开设通孔B(104),所述间隔板(102)前部设置固定板(105),所述间隔板(102)前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05)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板(102)、固定板(105)把壳体(101)分割成腔体A(106)、腔体B(107)两部分,所述壳体(101)上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A(108),所述壳体(101)下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B(109),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部固定设置低压进线管(110),所述低压进线管(110)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高压进线管(111),所述高压进线管(111)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A(112),所述出线管A(112)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B(113),所述出线管B(113)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外侧壁后部左、右对称固定设置耳片(114),所述耳片(114)上开设通孔E(115),上盖板(2)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C(3),且所述通孔C(3)与所述螺纹孔A(108)数量相同,所述上盖板(2)上的每个所述通孔C(3)上分别贯穿螺栓A(4),每个所述螺栓A(4)与相邻的所述螺纹孔A(108)相配合,所述壳体组件(1)前部设置下盖板(5),所述下盖板(5)上开设多个通孔D(6),且所述通孔D(6)的数量与所述螺纹孔B(109)数量相同,所述下盖板(5)上的每个所述通孔D(6)上分别贯穿螺栓B(7),每个所述螺栓B(7)与相邻的所述螺纹孔B(109)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智能远程控制无线接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上盖板(2)、通孔C(3)、螺栓A(4)、下盖板(5)、通孔D(6)、螺栓B(7),壳体组件(1)前部上侧设置上盖板(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1)、间隔板(102)、通孔A(103)、通孔B(104)、固定板(105)、腔体A(106)、腔体B(107)、螺纹孔A(108)、螺纹孔B(109)、低压进线管(110)、高压进线管(111)、出线管A(112)、出线管B(113)、耳片(114)、通孔E(115),壳体(101)内部上侧固定设置间隔板(102),所述间隔板(102)左部开设通孔A(103),所述通孔A(103)右部开设通孔B(104),所述间隔板(102)前部设置固定板(105),所述间隔板(102)前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05)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板(102)、固定板(105)把壳体(101)分割成腔体A(106)、腔体B(107)两部分,所述壳体(101)上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A(108),所述壳体(101)下部与固定板(105)前侧壁上均布开设多个螺纹孔B(109),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部固定设置低压进线管(110),所述低压进线管(110)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高压进线管(111),所述高压进线管(111)与所述腔体A(106)连通,所述壳体(101)左侧壁上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A(112),所述出线管A(112)与所述腔体B(107)连通,所述壳体(101)右侧壁上部固定设置多个出线管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奎斌邱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