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2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连接MOS管,MOS管连接变压器,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以及与初级线圈相对应的次级线圈,初级线圈与MOS管连接,初级线圈与微控制器均连接直流输入端,次级线圈连接电容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1分别连接二极管D2以及电容C2,二极管D2分别连接二极管D3以及电容C1,二极管D3分别连接电容C3、电阻R2以及高压电网,高压电网、电阻R2以及电容C2均连接次级线圈。可通过微控制器实现高压电网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可通过RS485总线实现高压电网的远程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
本技术涉及高压驱蚊蝇电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
技术介绍
高压驱蚊蝇电路通过高压电网实现驱蚊蝇的效果。现有的高压电网都是通过手动开启和关闭的,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人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可实现高压电网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并具有远程控制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包括与RS485总线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QD-Ctrl引脚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接地引脚均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L1,所述变压器L1包括初级线圈以及与所述初级线圈相对应的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供电引脚均连接直流输入端,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RS485总线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QD-Ctrl引脚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接地引脚均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L1,所述变压器L1包括初级线圈以及与所述初级线圈相对应的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供电引脚均连接直流输入端,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所述电容C1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的高压驱蚊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RS485总线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QD-Ctrl引脚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接地引脚均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L1,所述变压器L1包括初级线圈以及与所述初级线圈相对应的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供电引脚均连接直流输入端,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宝玉郭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