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2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包括共模扼流圈,以及与直流输入正端连接的第一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入负端连接的第二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出正端连接的第三差模电感和与直流输出负端连接的第四差模电感;所述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串联在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正线中,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负线中;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共模电容;所述直流正线和直流负线跨接有若干差模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滤除开关电源输出纹波和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
本技术属于开关电源
,尤其是一种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
技术介绍
交流输入转直流输出开关电源或模块,具有功耗小、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重量轻、稳压范围宽等特点,广泛用于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信、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在民用、工业及军用领域已得到大量使用。但开关电源的突出缺点是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EMI)。EMI信号既具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经传导和辐射会污染电磁环境,对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造成干扰。如果处理不当,开关电源本身就会变成一个干扰源。随着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日益受到重视,抑制开关电源的EMI,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使之符合有关EMC标准或规范,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开关电源干扰,主要通过二个途径传播:(1)传导和辐射干扰通过输入端导线、空间、外壳等传播,对输入源端形成干扰;(2)传导和辐射干扰、纹波和噪声干扰,通过输出端导线对后级电子设备形成干扰;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此项干扰进行设计。目前对于开关电源干扰采用穿心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扼流圈,以及与直流输入正端连接的第一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入负端连接的第二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出正端连接的第三差模电感和与直流输出负端连接的第四差模电感;所述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串联在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正线中,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负线中;/n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共模电容,每个共模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直流正线或直流负线中;所述直流正线和直流负线跨接有若干差模电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扼流圈,以及与直流输入正端连接的第一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入负端连接的第二差模电感、与直流输出正端连接的第三差模电感和与直流输出负端连接的第四差模电感;所述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串联在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正线中,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的直流负线中;
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三差模电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二差模电感和第四差模电感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共模电容,每个共模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直流正线或直流负线中;所述直流正线和直流负线跨接有若干差模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差模电容包括:
第一差模电容,所述第一差模电容跨接在直流输入正端和直流输入负端之间;
第二差模电容,所述第二差模电容跨接在第一差模电感和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之间;
第三差模电容,所述第三差模电容跨接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之间;
第四差模电容,所述第四差模电容跨接在直流输出正端和直流输出负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磁干扰滤波器封装在一外壳中;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多层PCB板,所述多层PCB板由交替的电路层和接地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峰杨宇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升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